返回第十章 唐璐认错(第1/2页)  万界养父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刚才弹奏的乃是一首已经失传的古曲,名为《思亲操》,你的女儿说她曾听刘老师弹奏过,而且还看过琴谱。既然如此,刘老师不如也弹奏这首曲子吧。”唐璐冰冷的声音之中还带着一丝孤傲,同时眼中竟然还透露出了一股难以掩盖的羡慕。看来刘宇的古琴对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嗯。”刘宇微微点了一下头应声答道:“在下也正有此意,既然唐老师也这么说,我也就只好嫌丑了。还请唐老师多多指教。”

    说完刘宇抬手先是调试了一番琴弦,只是这简单的动作看的唐璐安安点头:“此人手法如此娴熟,看来也并非是那无能之辈。恐怕那小姑娘说他的琴技在我之上也不是信口开河。”想到此处唐璐又微微摇头:“但是那《思亲操》本是失传已久的古曲,我也不过是偶然在一部古籍之上看到的,即便如此也是残缺不全,此人又怎会有完整的琴谱。搞不好他也是和我一样得到了残缺的曲谱,自己填补完整的。我倒要看看是他填补的曲子好,还是我编的曲子更妙。”

    正想着,突然响起的琴声打断了唐璐的思绪。

    只听得那琴声先是一阵高亢、悠扬,又伴着一缕缕轻快的节奏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不禁得流连忘返,不得自拔。突然,那琴声又变得婉转、忧伤,使得唐璐和张浩亮忍不住潸然泪下。尤其是那唐璐,因为她本身就精通琴道,所以她对琴声的理解远远高于他人,这使得她更加深陷于刘宇的弹奏之中,简直是泪如雨下。

    就在这个时候,刘宇张口高声咏道:“陟彼历山兮进嵬,有鸟翔兮高飞。瞻彼鸠兮徘徊,河水洋洋兮青泠。深谷鸟鸣兮莺莺,设罥张罝兮思我父母力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当安归。”

    这首《思亲操》,相传乃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的帝舜所作,据传:重华(后来的舜帝)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祖先曾是一个部落首领“颛项”的后裔,但在多次的战乱中部落的子民失散、死伤很多,而投靠了现在的部落,族人已经历经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而到重华,其遭遇更为不幸。他的父亲叫瞽叟(是个盲人),脾气古怪,心术不正,没有什么德行,又喜欢妄作妄为;他的生母“握登”,十分贤德;可是在重华幼年时就早早亡过了。瞽叟续娶,继母为人狠毒、不知礼仪,两面三刀。不久,继母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在父母的娇惯和溺爱中长大,性子非常傲慢、自私,经常说假话诬告、陷害哥哥重华,使父母记恨重华,重华就长年生活在“父顽、母嚣、弟傲”的家庭环境里,干最重的活,吃最后、最差的食物;可就这样父亲,继母,弟弟还是不肯罢休,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重华(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重华却对父母从未有失子道,十分孝顺,对弟弟也是十分的谦让、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许多次,重华都是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民间对重华的孝行有此一说“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一次,他们想出一条毒计谋害重华:他们让他去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预想烧死重华,重华(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十几米高的谷仓,逃脱了;重华逃出家后,毫不嫉恨,并认为父亲、母亲、弟弟这样对待自己,都是自己侍奉不得法,不能够得到爹娘弟弟的喜欢,过在自己,不在他们。因此,仍抱着对父母万分的恭顺,对弟弟千分慈爱,不想离开了家乡。但是,家人不喜欢他,他就只好暂时到别处住一段时间。

    于是,跋涉数十里,来到历山下垦荒种地,但历山脚下是个杂草丛生、岩石陡峭的不太适合耕种的地方,因此才无人耕种;为了谋生,他也顾不得许多,自己做了耕具,开始垦荒。一年一年,他过着孤单而贫苦的日子,经常食不果腹,挨饿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