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享聚乐(一)(第1/3页)  大宋苏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苏府陆陆续续来人了。

    最先前来的当属曹家与范家的人,他们都是前来帮忙招待即将到来的宾客的。

    范家就来了范镇与范婶。

    曹家就来了曹佾、曹蛮、曹时。曹评外派,离了京师之地。

    曹时早就想来了,可装修的风格是按照他的构图来改造的,因而得一心一意盯着,防止疏漏。这个曾经享誉东京的有名纨绔,如今也人模狗样儿地为了家族生意费心思,不得不说这是曹家三代来过苏家之后,最意想不到的收获,似乎比与苏家合伙做生意还实在。原本,苏家不花费一文钱,只是提供技术支持,曹佾有借助苏轼之名的考量之外,似乎也是在与苏家这样的具有代表性的文人之家示好之嫌。

    现在看来,不管从哪方面讲,实实在在是曹家占了便宜。

    只因为曹家与苏家交好,如今东京最最热门的建造火炕事宜,为了想早一日享受到火炕的温暖,他们不用像莫些世勋之家一样派人去偷看、窃取人家建炕的技艺---曹家亦是在第一时间获得了建造火炕的机宜,还是苏学士亲自前往的。

    苏轼是厚道人,他总觉得曹家如此作为,是他苏轼占了便宜。占便宜的感觉又好又不好!苏轼不喜欢这样欠人家,正好借这次机缘还了----当然,叮嘱曹家保守秘密还是挺重要的,他为了范家与苏家的合作成为一种隐晦的关系,那些好哥们上门讨要建炕的人,他硬是没表态,打了几个打哈哈了事——可真是难为他了!

    当官之人有属于自己的产业,这在宋朝这样的商品经济时代,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苏轼是大家眼中一代诗词大家、书法大家等等,倘若与铜臭粘上关系,不知那些喜爱他文字的人作何感想?

    不过,苏轼一直是一个叛逆者的身份,与时代不相容!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才能收获更多人的喜爱——不管是在大宋,还是在辽国、西夏、高丽等等接壤之国,都享负盛名!

    “苏学士,在曹某认为,酒楼的股份曹某不该妥协的----然,事已至此,老夫也不想再就此事与你争论。要不这样,你家小儿所说的养猪之事,老夫也认真思考过,决定将养。至于怎么养?就有赖于苏学士了,苏学士不仅学士渊博,对生活中的小细节也如此重视,当真是我朝之幸!股份----”

    “慢着,曹公,我没有听错吧?你真的决定养猪?还是听了小儿的提议?我怎么不知道?”

    “没错!难道你家夫人事后没有跟您提及?”

    “呵呵!曹公,我不知道小儿是怎么说的,小儿也确实喜欢猪仔,在乡下之时,也曾养过一头小猪,但还没有等到猪仔长大,我们就动身,先去了登州,再返回京师,所以说到具体怎么养?还是缺乏实际的经验。”

    “苏学士过谦了,你那小儿可说了,与厨艺相较,在养猪方面,您苏学士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这----”

    “今日也不适合谈这方面的事宜,等过两天,我们再坐下来具体谈谈,这次股份方面一定要你多我少,方能显示公平,要不然总让我曹家占便宜,这心里也不是滋味。”

    “这----”

    “好了,这话先说到这儿,我这老头子能帮什么忙,吩咐一声!我那两个孙子,更不用说,得让他们好好锻炼——天下就没有什么永久的勋贵!最实在的还是得有一份捞生活的真本事。”

    “看,他们好像不用我编排,早去削竹签了。”

    “看来,这烧烤的滋味他们还记得,说起来,菜烧烤着吃也是我们惯常的一种吃法,可就没想过一小块、一小块这么串着烧烤着吃,而且,加料也没有这么讲究,什么时候刷油、什么时候上调料、什么时候加盐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就这学问,就好比苏学士的诗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