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喆想起了爷爷极力的反对他留在浙大,但当爷爷听到周老说了一句“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后,竟然答应了,关喆当时的想法是觉得周老和爷爷应该认识,因为从年龄上看,他们的年龄相仿。现在他知道了爷爷的经历,爷爷至少要比周老大十多岁,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呢?难道是爷爷“失踪”的十五年,他认识了周老?
“你认识周平吗?‘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是周老说的。”关喆小心翼翼的问道。
“周平?我不认识。原来他叫周平?”爷爷反问道。
本来关喆觉得爷爷和周老之间一定有故事,没想到却得到这样的回答,他不能理解爷爷当时为什么会听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话,甚至可以不顾家里的祖训。
爷爷眼神有些飘忽不定,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说道:“我在去东北大学读书的前一天晚上,家里人发现已经不能阻止我外出读书了,于是我的爷爷对我说,祖上有个传说,只要有人对你说出‘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这句话,这个人就一定是全力帮助你的人,他是我们家族忠诚的庇佑人。但是这只是一个传说,我出去的十五年中,没人对我说过这句话,甚至从来没听说过我们祖先遇到这样的人,所以只能算是一个传说。没想到这样奇怪的事情能发生在你身上,这也说明祖先的传说是真的。”
爷爷说完这番话,开始了沉默。关喆觉得爷爷在思考什么问题,就没做打扰,而是开始吃饭。关喆平时喜欢喝酒,现在茅台酒摆在桌面上,但是他不敢喝,他从小就收到过这样的教育,和长辈人不能同桌吃饭,即使是长辈允许了,也不能喝酒,这是对长辈的最起码的尊重。
静默的爷爷看到关喆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上下打量着关喆问道:“小六子,我怎么发现你和以前不一样了呢?”老爷子发现关喆不一样,其实是在关喆回来看老黄刚进门的时候就发现了,关喆的气质和以前完全不同。以前的关喆是个体育生,举手投足都有一种难以掩盖的“匪气”,说出话来也是没有什么分寸,但眼前的关喆已经变成一名儒雅的后生,每个动作都是那么的大方得体。
“我没什么变化啊?”关喆用手摸摸了鼻子,笑了笑回答道。
爷爷瞋目竖眉道:“你小子还想骗我,我还不知道你?就凭你的学习成绩,能考全校第一,能考上浙大,是不是考试的时候做了手脚?”
关喆知道瞒不过爷爷,于是就把他生日那天发生的离奇事儿对爷爷说了,说的过程中,一些不符常理的情节,他还有意的回避。本来还担心爷爷不能接受,没想到爷爷听得很认真。
关喆看到爷爷的心情很好,试探的问道:“爷爷,你也是十七岁左右考上大学的,是不是你也有这样的经历,难道我们家的人都会这样奇怪的经历吗?”
“胡说什么呢?当年我考上大学,是先生用教鞭打出来,是真才实学,我可没你这么好的经历,你刚才说的事不是骗我玩呢吧,真的可以做到过目不忘?”爷爷好奇的问道。
关喆点点头回答道:“嗯!是真的,不信你可以考我!”
爷爷还是有些怀疑,转身从身后的小书柜中拿出了一本颜色已经泛黄的书放在关喆面前,说道:“如果你能把这本书记下来,我就相信你说的话。”
爷爷的小书柜,一直是关喆童年的一个迷,那里是全家人的禁区,不允许任何翻看,即使从小淘气的关喆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关喆偷偷向书柜瞟了一眼,书柜中竟然是空的,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其中唯一的一本。
关喆看到放在桌子上的书,心中暗喜,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小了,没有装订,类似册页,也不是很厚,大概也就是二十多页的样子。对于这样的书,关喆甚至有把握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倒背如流。他小心的展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