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河清海晏(第2/3页)  宿命之天下一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惊小怪,我大宋民富国强,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好兆头,朕这就整装出发,亲眼见证一番。”

    童贯惶恐道:“万万不可,元妙先生说皇上千万不能去!”

    赵佶站起身,抖了抖道袍上的褶皱,兴致极佳,嗔怒道:“道辅,要僭越吗?朕说去,看谁敢拦?你去处理方十三的事吧!”说罢,赵佶命人为他更衣,全然不顾童贯的存在。童贯自知皇上决定的事已经无法改变,灰溜溜地离开了绛霄楼。

    赵佶眉清目秀,身材却高大魁梧,身高六尺有余,气宇非凡,他只带这几个亲身随从,骑上快马,便匆匆离开艮岳,赶赴黄河岸边,大约一个时辰便赶到开宝寺塔下。

    黄河流经汴京,由于多年泥沙沉积,河床已经高于地面,所以谓之为“天河”。赵佶赶到时,天河岸边已经聚集了数千之众。

    众人闻听皇上亲临,纷纷跪拜,场面尤为壮观。一个身着蓝色道袍的之人,跌跌撞撞跑到赵佶面前,连忙跪倒在地,道:“皇上不可!皇上不可!此次河清,多处诡异,皇上还回避为好,万不可越雷池半步!”

    赵佶回过头,看了看元妙先生,道:“河是朕的家河,如今河清海晏,天下太平,朕去勘察,有何不可?”

    元妙先生见赵佶执拗,上前抱住赵佶的大腿,口中喊道:“不可,此乃天机,为了大宋,陛下万不可再向前一步!”

    赵佶被元妙先生抱住大腿,这场面实在难看,况且,自己的子民数千人在场,这要传扬出去,有失皇威,岂不成了天下人笑柄。赵佶抬腿一脚,将元妙老道踢飞出去,口中怒道:“你这厮怎能这般无礼,竟然不顾君臣之仪,朕什么时候让你做主了?”

    本来赵佶人高马大,平日喜欢格斗、相扑,虽然刚才的一脚没用全力,但是身材矮小的元妙道长已经被踢出两丈开外。元妙道长就地打了一个滚,五体着地,哀号道:“皇上是万金之躯,万万不可登塔,再信贫道一次吧!”

    众人见元妙先生都不能劝住皇上,只好让出一条去路,直通塔下。赵佶整了整衣袖,掸了掸裤腿上的尘土,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塔口走去。

    赵佶自小在京师长大,又特别喜欢玩耍,所以京师中就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即使是做了皇帝这些年,他也经常出宫,美其名曰是与民同乐,其实就是他本身就是一个爱玩之人。开宝寺塔建于皇佑元年,因为通体铸铁构建,又称铁塔,此时已建七十多年,塔高十八丈,共十三层,塔体依旧如新,没有一点岁月的痕迹,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也不为过。赵佶自己都不记得曾经登塔多少次了,所以这次也不例外,对元妙先生地劝告自然是无动于衷。

    赵佶头也不回,一口气跑到塔的第六层,气息沉稳,没有一点疲态,几个随从气喘吁吁的跟了上来。赵佶摇摇头,笑道:“你们几个年轻人,就这两下子?跟不上就不要给朕当随从了。”几个随从惊慌道:“皇上好体力,小的们一定全力以赴。”

    赵佶没等随从把话说完,已经开始爬第七层了。他只觉得心情无比畅快,脚下更像是安上了弹簧,每一步都轻盈无比,毫不费力,眼看着已经登上了第七层,这种心情不断地加剧,竟然没忍住大笑起来。他骤然停下脚步,暗道:“怎么可能,如此大笑,不要说登基以后,即使做端王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过,如此轻狂的笑声怎么可能是我发出的呢。”

    虽然赵佶质疑自己的笑声,但无法改变的是笑声确确实实是他发出来了,后面的几个随从也无不惊叹。赵佶定了定神,试着用他祖传的气功心法压抑住刚才轻佻的举动,却是徒劳,这种喜悦的心情愈来愈强烈,强悍到极致,令他无法反抗。

    “何事令我如此喜悦?是刚才踢了元妙的一脚吗?元妙先生总喜欢装神弄鬼,有时没有君臣之礼,和太子的轿相遇,还要太子给他让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