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赴汤蹈火(第1/3页)  宿命之天下一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佶一口气登到塔顶,极目远望,心情无比舒畅。远远望去,天河之水清可见底,水流舒缓。

    “咦?水中是何物?灵光凸显,定是宝物,速去查看!”赵佶指着远处,心情不能平静,对下面的士兵们喊道。

    大臣和士兵们在塔下听闻皇上有圣谕,但实在是听不清楚,不知所措。赵佶在塔顶急得直跺脚,又喊了几句,发现可能距离比较远,再加上塔下人多比较嘈杂,根本就听不清楚,于是,迅速从塔顶跑下来,吩咐道:“快随朕到天河边,朕发现河中可能有一稀世珍宝。”

    众人不敢怠慢,紧跟其后,转眼来到了天河边。可是赵佶来到河岸上,再看天河水依旧是清可见底,平静开阔,但是刚才见到闪着灵光的宝贝却不见了。如果换成旁人,来到河边什么都没看到,一定会质疑自己的视力,距离太远没看清楚。但是赵佶是什么人啊?他从小就天赋禀异,视力超出常人,对世间万物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洞察力,刚才的宝物更是让他心动,绝对不可能看错。

    赵佶回转身,再次迅速登塔。到了塔顶,远眺天河,河水清澈,河底处确个长约一丈的宝物,还在那里,纹丝未动。赵佶自信的笑了笑,确定好方位,又回到岸边,指挥士兵打捞宝物。

    可是当赵佶再次回到岸边的时候,宝物又不见了。没有目标,士兵们不是抗旨不遵,而是无从下手。

    “元妙老道,你见多识广,朕明明是看到河水中有一宝物,闪着灵光,为何一到岸边又看不见了呢?”赵佶想起了刚才被踢了一脚的元妙,随口说道。周围看热闹的人很多,足有千人,竟然没有人看到元妙老道的何时离开的。赵佶暗道:“这元妙当真狡猾,逃跑了也不回禀朕一声。”

    “禀皇上,皇上在塔顶能看到河中宝物,定是此宝物非比寻常,吾辈肉眼凡胎不可得见,不如这样,皇上在塔顶指挥,只要是找到宝物的方位,在下就一定能打捞上来。”一个军官打扮的人拱手道。

    赵佶兴致极高,连连赞许道:“嗯……不错,这办法可行,安排几人在塔中帮朕传话。”说罢兴冲冲地奔向塔顶。

    赵佶到了塔顶,再次感应到宝物的存在。塔下众人虽然没看到宝物,但是在赵佶的指挥下,很快确定了宝物的位置。为了保证打捞过程万无一失,士兵们将普通百姓们疏散,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是百姓们怎肯放弃这么好的看热闹的机会,在距离现场三里之外驻足不肯离去,令将士们束手无策。

    留下的人中有汴京的地方官和一些守城将士,这些人中真可谓人才济济,十几名壮汉赤膊上阵,水性超群,不断进出天河打探,短短一刻钟的时间,就已经基本确定了皇上说的宝物的大致位置。

    随从给赵佶搬来了一把靠背椅,不知为何,赵佶此时竟然是坐立不安,一种异样的兴奋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他的心境。他得知找到宝物方位的消息后,手舞足蹈道:“好!甚好!迅速察看能不能将宝物取出来,朕已经等不及了!”

    十几名壮士再次跳到河水中,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去撼动宝物,试着用人力能将宝物拉到岸上。河水清澈见底,岸上围观的众人甚至可以看到他们下潜的英勇身姿。壮汉们不断接近宝物的位置,但只是不断地接近,似乎近在咫尺,却不能触及。这一幕令岸上人不免有些担心,壮士们已经下潜了两盏茶的时间,即使是水性再好的人,这么长的时间不呼吸,也是凶多吉少。

    “不要继续下潜了!河底危险——”赵佶在塔顶嘶声喊道。

    赵佶的喊声虽然很大,但是岸边的人根本没听到。传令兵一路飞奔,跑到岸边,只见本来河底泛起了一朵泥沙,泥沙将刚才的十几个壮士包围,转瞬间泥沙迅速下沉,河水清澈依旧,但是那十几名水性极佳的壮士却不见了踪影。

    在场的人无不目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