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募役法和保甲法(第1/2页)  笑傲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蔡义的话刚落,众人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怂恿着对方先来。毕竟这药还是他们第一次听说过,虽然村里一些懂草药的老人知道这些药都是一些常见的治疗风寒的,但从未见过这样的配制方法。

    李忠第一个取了一碗,闷头就喝得干干净净,紧接着清水帮的人都喝了。凤宁村的年轻汉子一看,不甘落后,纷纷喝了一碗。有人开了头,其他人自然也没那么担心了。那些灾民也知道蔡义是为了他们的身体着想,也学着喝了一碗。过去了半晌,众人见并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这才让老人小孩喝,那些小孩自然是撒腿就跑,一时间小孩的哭声在村中久久回荡。从此之后,蔡义便在这些小孩的心里,成为了最可怕的人。

    一直到第二天,喝了药的人并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蔡义这时才完全放下心来。不知道是不是那药起了效果,灾民中没有一个生病的,这让蔡义松了一口气。看着这些灾民暂时安定了下来,蔡义交代了几句之后便回到城里去了。

    夜幕时分,唐宗仁和唐恪风尘仆仆的踏进了醉仙楼,随后便上了四楼。看到二人上得楼来,蔡义、李忠和唐书文纷纷起身跟二人打着招呼。

    唐恪也不做作,坐上了主位,这才道:“若不是我听说你将城外的灾民都安置好了,老夫是不会前来赴宴的。”

    蔡义帮唐恪和唐宗仁斟满了酒,这才笑道:“小子我这次能侥幸脱身,全凭大人帮忙。若是不请大人喝杯酒,岂是让人说小子无礼。来,大人,小子敬你一杯。”

    看到蔡义已经先干为敬了,唐恪也只好端起酒杯勉强抿了一口,叹了口气道:“蔡公子你太抬举老夫了,大理寺卿贾易可是老夫的同窗好友,他可在信中说明了一切,当日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俱是争相帮着蔡公子说情。所以蔡公子有罪无罪,和老夫实在没有半点关系。而且如今杭州水势告急,老夫作为父母官,实在没有心思跟蔡公子品酒论道,失礼之处,还望蔡公子莫要介意!”

    蔡义连忙道:“哪里哪里,大人心系百姓,实在是我等楷模,在下岂敢介怀。在下看到难民流离失所,亦是感到心痛万分。对江边水势也是关心不已,却不知现今治水可有成效?”

    唐恪烦闷的端起酒杯自顾自喝了一口,道:“唉!连日大雨,施工缓慢,堵的不如涨的快。幸好这两日雨势渐停,才得以保住堤口没被冲垮,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蔡义起身将唐恪酒杯斟满,坐下道:“大人,恕在下直言,这治水一道,堵不如疏。堵可以维持一时,疏却可以长存于世。”

    唐恪没有说话,唐宗仁适时的道:“义儿你有所不知,这堵不如疏的道理唐大人自是明白的,但其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那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近几年来,连年征战,朝廷不断征税,府库里实在没有太多的钱粮了。更何况也没有那么多劳力啊,官府劳役,花石纲苦役,保甲丁役,剩下的便是一些老弱病残了,没有人如何疏?”

    蔡义有些呆,怎么会这样?

    唐恪突然笑道:“听说蔡公子是蔡卞大人的孙子,你爷爷他可是王安石大人的佳婿,这些募役法,保甲法你不会没听过吧?”

    募役法,规定原本百姓按户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费用由当地按户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官户、地主、僧道、女眷等,也缴纳同样的钱,称“助役钱”。

    募役法最初的初衷是让轮流充役的村民能够回家务农提高生产,让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地主官户交纳役钱,让官府增加一些收入。但结果导致的是,官府招募的劳役往往都是那些最底层的贫苦人民。这便损失了一部分劳动力。更是直接触犯了官僚资本家的切身利益。

    而保甲法,则是规定各地农村住户,每十家组成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