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节:阳人之战(第1/2页)  《汉末三国之霜瑜煮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那日与袁纾别离,孙策便将所有的心绪,尽数放在了讨董战役上。

    时间在伴随金戈铁马时,总是显得飞逝如梭。转眼间,孙氏父子已与董卓对峙一年之久。

    在这一年的时光中,负责供给粮草的韩馥,先是断供了十八万联军的粮草。原豫州刺史孔伷,也在董卓军的主动出击下,不幸兵败身亡。

    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孔伷留在豫州的一众守将,深知孙坚威名,亦知孙坚抗衡董卓之佳绩,遂认孙坚为豫州新主。

    不久后,曹操终募得一万兵卒而归。这本是他与孙坚相辅相成,携手各展宏图的大好时机,可不幸的是:与此同时,联军内部竟因昔日恩怨,出现了自相残杀的惨剧。自此,讨董联军在结盟半年后,终宣告瓦解。仅几天内,除孙坚外的所有诸侯,都相继撤出了讨董前线。还好有袁术方面的辎重,以及豫州方面的兵马,孙氏父子才得以孤军对抗强大的董军。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孙氏父子又一举攻克了阳人。这使远在长安的董卓,不禁感到威胁近在咫尺。遂遣悍将吕布,率领济水一线,荥阳一线,旋门、轘辕一线的十余万大军,协助镇守伊阙、大谷一线的胡轸,以对抗来势汹汹的孙坚军。

    似这等决战之举,孙坚岂敢怠慢,遂调大批豫州守军于阳人,以应对决战时刻的到来。

    经过多日的备战,吕布与孙坚终在十二日晨间,排兵于阳人城下对峙。

    仅只八万余人的孙坚军,虽不比十四万众的董卓军,但孙坚军中,由孙策、关羽、张飞所领衔的将领阵容,则要比吕布独自闪烁的董卓军,更显星光熠熠。孙坚正欲抓住这一软肋,给予董军下马之威。

    “吕布,可敢与我军斗将否?”孙坚叫喊道。

    吕布者,好勇之人也,论单打独斗,从不轻易服输。对于孙坚的叫阵,吕布只回了句“怎么不敢”,便意欲亲自上阵。可一旁的部将却道:“杀鸡焉用牛刀,华雄愿替将军拿下首胜。”

    吕布正想借着此战,看看这些下级将领的本事,便应承了下来。

    华雄拔出腰间佩剑,道了句“将军请好”,便乘着胯下骏马,来到了两军阵前。

    孙坚见吕布未曾亲自出战,自己又有些技痒,便也拔出腰间一柄佩剑,亲自策马上阵迎敌。孙坚手中的这柄剑,虽剑柄与剑鞘上,都已斑驳不堪,但其剑身处,却通体散发着寒光。似这等宝剑,一看就不是凡品。

    “此剑何名?”华雄道,“速速报上名来。”

    “此乃祖传宝剑,全名‘七星龙渊剑’,简称‘龙渊剑’。”

    孙坚手中的这把“七星龙渊剑”,正是春秋时期,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相传欧冶子为铸此剑,不惜凿开茨山,引山中溪水,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是名“七星”。剑成后,俯视剑身,如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若有巨龙盤卧,是名“龙渊”。

    欧冶子辞世后,这把剑便几经辗转,最终落入吴相国伍子胥之手。伍子胥死后,此剑又落入孙武之手,遂代代相传。传至孙坚手中,此剑已历七百余年沧桑。

    相较于孙坚的这柄旷世名剑,华雄的配剑,则显得平凡了许多。随着一通战鼓的擂响,便听“啊”地一声惨叫,遂见华雄剑断身死。

    “主公英勇!主公英勇!”

    相较于孙坚手下的欢呼雀跃,吕布的手下则是纷纷感叹道:“此剑竟如此锋利,一击便足以斩断凡剑!”

    吕布不敢怠慢,遂持同样不品的方天画戟,胯驾名曰“赤兔”的汗血宝马出战。

    “关羽何在!”

    随着孙坚一声令下,关羽便提着自己最为善用的一把“青龙偃月刀”,策马来到了吕布的面前。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