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0改变历史(第1/2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太后派何苗去劝何进。

    于是何苗来见何进,对何进说道:“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

    何进昔日也曾经受过宦官的恩惠,不想背负忘恩负义之名,因此犹豫不决。

    袁绍惧何进变计,乃胁之曰:“交构已成,形势已露,事留变生,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

    何进闻言,于是任命袁绍任司隶校尉,授以符节和当机决断之权。王允任河南尹。

    袁绍自不多说,乃是反宦官的急先锋,王允和宦官的梁子也小不到哪里去。

    黄巾之乱时,大将军何进查办马元义案,其中牵涉出中常侍封谞、徐奉两人。汉灵帝得知后,大怒之下便质问张让、赵忠等人:“你们常说党人图谋不轨,应该都被禁锢,还有人被杀。如今党人都在为国家出力,你们反倒和张角勾结。你们说,我该不该杀了你们么。”张让等人磕头求饶,皆云:“故中常侍王甫、侯览所为。”帝乃止。

    当初,王允做豫州刺史,随皇甫嵩、朱儁平定豫州,从缴获的黄巾军物品中找到张让门客联络黄巾军的书信,于是上报朝廷。张让从此便对王允恨之入骨。后来,张让报复,差点将王允置于死地。幸亏得何进、杨赐、袁隗三人上书求情拯救,才幸免于死。

    袁绍此时开始独走,其实也不能算独走,他有当机决断之权。

    他使雒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又促董卓等使驰驿上,欲进兵平乐观。董卓大喜,立刻出发,并在途中上书给朝廷,其书略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

    何进见到董卓奏章后,得知袁绍私招董卓进京,派出谏议大夫种劭,带上圣旨令董卓西撤。

    何进又任命丁原被为执金吾,负责洛阳城防。以报其在河内放火的功劳,同时也是防备董卓。

    种劭在渑池见到东进的董卓,让其率军前往河东郡牵制于夫罗。董卓阳奉阴违,等种邵走了,又往洛阳而来,又上书表示:前奉诏讨于扶罗,将士饥乏,不肯渡河,皆言欲诣京师先诛阉竖以除民害,从台阁求乞资直。臣随慰抚,以至新安。继续向洛阳进发。

    董卓到渑池,距京师不过两百多里,快马加鞭,一日便可入京。何进命种邵前去诏令董卓就地驻扎,停止前进。

    董卓并不奉诏,继续进兵至河南。种邵至董卓军中,令董卓退兵。刚宣完诏令,董卓使其军士以刀剑威胁种邵。种邵大怒,把诏令举过头顶,厉声叱骂,上前的士兵吓得退却一旁,种劭又上前责问董卓,董卓无言以对,只好命令军队停止前进,象征性的后退二十里,还军夕阳亭。坐观成败,以待天时。

    看到董卓上书,何太后感到害怕,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素所私人,以守省中。何进又令虎贲中郎将袁术选温厚虎贲二百人,当入禁中,代持兵黄门陛守门户。

    刘备很奇怪,他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候的人都这么害怕董卓,董卓也不过就五千兵而已。

    要说到军事才能,董卓虽然也堪称名将,身经百战。但是,带一样的兵马,真打起来,应该还不是皇甫嵩的对手。

    诸常侍小黄门皆诣何进谢罪,唯所措置。何进谓曰:“天下匈匈,正患诸君耳。今董卓垂至,诸君何不早各就国。”

    袁绍看到宦官们自己送上门来,大喜过望,又来劝说何进,趁机将宦官们一网打尽。就地解决,一个不留。

    何进给出的建议,则是让宦官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袁绍又劝了何进几次,让他诛杀宦官,何进只是不听。

    此时,刘备旁观者清,已经完全明白了整个事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