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孙坚的声东击西之计,刘备沉吟片刻,决定还是要按照历史经验行事,听从孙坚的安排。
于是刘备对孙坚道:“文台,你久历战阵,我不能及也,此计大妙。我虽不才,愿为先锋破敌。”
孙坚道:“玄德,上次击董,我被徐荣击败,以为是奇耻大辱,这次击董,还请玄德公把先锋之位让给我,让我一雪前耻,玄德公你看可好。”
“哈哈哈……”刘备一阵大笑,“既然文台兄要一雪前耻,我又岂能不成人之美。那我就在此,预祝孙将军旗开得胜,马到功成了。”
讨伐董卓,乃是现在天下瞩目的大事,只要孙坚能取得胜利,立下战功,自然可以名扬天下。刘备将先锋之位让给孙坚,可以说给了孙坚一份大人情。只不过,刘备明白,刷点声望是刷声望,但也没有必要出死力,天下已经不同了,声望虽然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全靠名声,就把先锋让给了孙坚。
果然,孙坚见刘备同意了由他做先锋,大喜过望,说道:“多谢玄德成全,出兵之后,军中不可饮酒,你我今日且先欢宴,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刘备大笑着应道,心中暗想,你孙坚愿意打前锋,那好,我成全你,反正死的都是你的兵,我还是闷声发大财的好。
孙坚的声东击西之计,佯攻和主功的方向,自然也不是平白无故选的。
从颍川出发,进攻洛阳,距离最近的自然是走轘辕关。只是轘辕关太过险要,关处鄂岭坂,少室山上,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故不可取。若是孙坚和刘备说他们想进攻这里,董卓多半也不会相信。
而伊阙关则不同,伊阙关,即洛阳南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两山夹峙,伊河穿流其中。东周时,为京都南面的重要关隘,是洛阳南下,汝颖北上的必经之道。为洛阳八关之一,其间山谷相连,自古为防守要地。
也只有进攻伊阙关,才能让久经战阵的董卓相信,否则,刘备和孙坚随便出兵攻打一个地方,董卓也未必就会中计了。
而孙刘二人,真正的目标是太谷关。
太谷关,又称大谷关,在嵩山与龙门山间的峪谷口处,谷深三十里,深谷两侧,沟壑纵横,溪水潺潺,群峰削立,灌木丛生。此谷为洛阳京城正前方的一道门户。此关东西有牛心山、牛嘴山、老羊坡、歪嘴山、大风山等,峰峦起伏,形势天然。
战时这里可埋伏重兵,断绝南北交通,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孙刘二人,先出偏师一路,佯取伊阙关,而大军则实奔太谷关,只要突破太谷关,则洛阳半日可至。
孙坚手下诸将,大半都是孙坚的亲戚、宗族。乱世之际,带兵攻伐,在用人上,不管是谁,肯定都是首先选择用自己信得过人,而亲族之人,天然受到信任。所以孙坚是这样用人,曹操也如此用人,袁绍、袁术都是如此用人,实在是无可厚非之事。
表面上看,唯有刘备不同,其实刘备不例外,其用人也是如此,只不过刘备亲族不多,这也是刘备早期多败少成的原因之一。
按照惯例,出发之前,刘备与孙坚两人先联名写了一道檄文,通传天下的四方诸侯。
在檄文中,刘备与孙坚二人表示,董卓祸乱超纲,擅杀百姓,天怒人怨,天子西迁,所以孙坚、刘备二人再起义兵,二次讨董,先复洛阳,再取长安,迎天子东归,重振朝廷,再兴汉室。
然后又在檄文中,做出了一次战略欺骗,表示要联合袁术,先到鲁阳,然后与袁术合兵一处,共同出兵,讨伐董卓。
最后,又邀请四方诸侯,都出兵前来相助,结果自然是应者寥寥。
河内袁绍听说了刘备与孙坚再次起兵讨董,又明显表现的要以袁术为主,不由得怒气勃发。袁绍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