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8推行(第1/2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州刺史府中,刘备双手拉着杨俊的手,赞叹道:“季才,卿,真乃相才也。”

    拉手这个事情,有个名目,叫做“握手言欢”。乃是一种表达重视的方式,虽然比不上同塌而眠之类的,但也算是比较高的一种表达重视方式了。

    这已经是今天,刘备第二次称赞杨俊有“相才”了。

    如果说,第一次的时候,刘备多少还有一些调侃的意味,这第二次,可是刘备实实在在的认为杨俊这人,当个宰相真心没什么问题。

    见刘备再次称赞自己有“相才”,杨俊自然得谦虚一番,说道:“杨俊何德何能,敢当明公如此之赞誉。”

    “曲逆候曾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备得任其职焉。’卿,当之无愧也。”

    说到这里,刘备也不多说什么其他的虚话了,而是直接表态道:“季才,等这次‘添丁入亩’的事情结束了,某家一定会上表朝廷,给季才你请功,必然会给季才一个交代,一个两千石,是怎么也跑不了的。”

    上表朝廷啥的,就是一说,刘备现在要提拔谁,根本就不用听朝廷的命令,青州范围内的,不过一句话的事情。青州之外,只要刘备能派兵给打下来,自然也能让人去上任。所以,这就是直接封官许愿了,毕竟是让杨俊去干的得罪人的活,怎么也得给人家一点动力才行。

    而且,刘备也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对于肯主动给刘备背黑锅的亲信心腹,自然是不能吝啬于提拔,不然的话,下次,还有谁肯卖力气给你干活。项羽的结局就在那里摆着,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妇人之仁”,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匹夫之勇”,归根到底一句话,不就是项羽封官的时候吝啬么。

    再说了,就凭杨俊的才能,做个两千石的太守,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历史上的杨俊,从县长一路做到南阳太守,可以说,再往前一步,就是九卿级别的高官了,只不过是在曹操立储的时候,称曹丕和曹植都各有所长,不相伯仲,但是给曹植说了几句好话。结果被曹丕记恨,最后自杀身亡,不然做到三公,真的问题不大。

    听了刘备封官许愿的话,杨俊面上露出感动之色,只是手还被刘备抓着,没法行礼,只好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下吏在幕府为臣。自然当为主君效力!惟愿明公威加四海,而后使俊身配青紫,光宗耀祖,至于其他如何,非臣所愿也。”

    看着杨俊离去,刘备轻轻的吐了一口气。

    一个人,其实是很难摆脱他出身所受到的影响的,刘备穿越前所受到的教育,让刘备对于世家、豪强有一种下意识的敌视情绪。

    但是刘备也清楚,这个时代,如果真把豪强、世家给派出掉,找个认识字的人都难,说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世家、豪强其实是这个时代文明的真正传承者。但是,世家、豪强兼并土地,隐匿人口,造成朝廷的税赋流失,动员能力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刘备,根本找不到一个和世家、豪强相处的平衡点,只能勉强用河内人和青州人做一个派系间的平衡。如今,刘备看到杨俊拿出一个能够把世家、豪强都容纳进自己统治体系的办法,如何能不赞叹杨俊有“相才”。

    “添丁入亩”之法,既然是要从豪强身上割肉,自然就不能想着去和平解决,刘备从回来的第一天开始,就召集了全部的府兵,共计步卒八万余,骑兵五千,总计八万五千人马,作为实行“添丁入亩”的武力保障。

    早在刘备还是平原相的时候,就把军中大批的负伤的士卒,老弱士兵,放回乡间,委派为各地的小吏。多是各处里长、亭卒之类的不入流的小吏。

    这些小吏,都是斗食级别的,换成现代的话,有个专业名字,叫做“临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