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控股机构(第1/2页)  明末之大转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求推荐,请支持!!!

    朱炯认为大明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朝廷没钱,是朱重八开朝时就留下的祸根。

    大明农税可以说是较轻的,又不重视商税,对工商业的轻视甚至敌视,这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通病,明朝更甚,还封海;同时期,欧洲人在征服四海,不断地开拓疆域,大明的地盘在缩小。

    有时朱炯不明白,宋朝就说南宋只有江南这点地盘,一年的朝廷税收都有上亿贯,当然主要是商税,朱重八怎么就看不见呢?看来老朱同志不爱钱。

    历史的教训痛过,就遗忘,所以某些历史不断在重演,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二:文官内斗,一个个拉帮结派,嘴炮无敌,争权夺利,哪有时间去考虑国事,皇帝也奇怪愿意每天上朝看相同的剧目,朱炯认为万历爷不上朝才是正常的,上朝的皇帝才不正常,谁看一千遍不吐?

    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三:重文轻武,还是拿宋朝为例,宋朝经济实力那是多么强大,就是因为一直压制武人,最终以10万人一起跳海谢幕,这么鲜明的前例,大明朝廷的那么多精英就视而不见,那就是狗屁精英。

    看了这三条,有两条与文人有关,那就引申出文人的教育问题,四书五经,以儒治国的问题。

    大明灭亡的最大原因是:以儒治国,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朱炯可以有自己的总结,不然怎么去挽救),但是朝代轮替,每个朝代末期总是惊人的相似,这又怎么说?所以朱炯是不会让‘以儒治国’再重现。

    朱炯认为还有三个需要改变的地方:

    一是乡村自治,豪绅控制地方,国家根本没办法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这个要象红朝学习,红朝很少有土匪,各封建朝代是年年有甚至天天有;

    二是必须有独立的全民监督体系,也就是说监督权要真正交给民众,这点是朱炯对后世红朝最不满意的地方;

    三是把人民硬性分成军户、工匠等且祖祖辈辈不变,这太操蛋,严重地束缚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同时对那些蛀虫们的优待要统统取消;

    反正对比后世的各个国家管理方式,觉得好,就拿来用,说朱炯太理想主义,朱炯也认了,再活一世已是幸运者,何不潇洒走一回,做些有意义的事,何况朱炯是皇子,本身就有这个责任。

    只有对明朝灭亡有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对症下药。

    回到朱炯身上,就必须有通盘的规划,不能东敲一榔头西敲一锤子,那么就得设立一个总部,现在放在外城,以后放在通州或登州,这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来确定,但是放在京城,那是明白地把头伸出来让人砍。

    不像其他穿越人士,想到哪儿做到哪儿,人在哪儿都能做事,这是古代啊,什么样的交通、什么样的通信和什么样的人员素质?没有一个系统高效的组织,涉及面一多,人员多点,不混乱才怪。

    朱炯此时只有工商业,其它的比如军队、民政等等,八字还没一撇,如果买来了两个卫所指挥使位置,没有事先的准备,不就耽误时间。

    总部先从一个办公室开始,招人和教育,人还是靠买,过气的青楼女为主,流民中十几岁识字的孤儿,手把手教着做事,一点一滴开始。

    似乎朱炯对青楼女情有独钟,朱炯才多大,总不会往男女那个方面去想,这思想太肮脏了,朱炯是没办法,敢找社会上那些读书人吗?只要有一个人看走眼,朱炯就死无葬身之地,这些受儒家影响的人哪是那么容易改造的,改造他们所费的时间,还不如教自己人,这些买来的人都是走投无路,而且算是家奴,生杀大权在朱炯手上,忠心比较有保障。

    朱炯现在是吃独食,吃独食不肥,把一些产业分享出去,既可以收回一大笔钱,又能拉拢一大批各地有实力有能力又有影响力的人或家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