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点时间平息下自己有些糟糕的情绪,在一家小店打印完所有稿子的叶澈直奔总部在京城顺带是华夏出版社六巨头的华文出版社而去。
选这家到也不是什么距离近随意,但既然十个纸团里能正好捞到这个那也没办法喽。
华国的出版相关的业界也蛮红火的,毕竟市场量够大,读者够大,从而带动整个行业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
在这一切的前提下投稿相对也不算太难。
不太需要什么资历等之类的要求,只要质量够硬一般都会尝试着出版,毕竟如此大的市场造成许多出版社都是富得流油,有时即使不太符合市场主流的书也会出版着试试。
毕竟既是拓展新的方向,也要可能爆些冷门,当年龙华出版了那本开始普遍被认为要虚的《光与暗》,最终可是直接打破当年的销售记录,一本收支顶的上百来本投入。
基于此投稿的人多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每年出版社收到的令人哭笑不得的稿子可是堆积如山,稿子多需要的编辑也多,倒也直接就侧面扩大了就业
不过这样的方式还真挖掘出了不少天才,什么十四岁一书成名天下知,处女作百万销售额之类的,许多传说既然应试教育严重的华国多了几股清流,但也让多出了一些整天白日做梦的熊孩子。
最好的例子就是作者君这种学习一般还整天不学习,上课整天偷偷摸摸写稿子,想着我要成名的傻子
徒步走到了京城中华文出版社的总部,很是气派与宽阔的大厅今天出乎意料的有不少人。
毕竟再怎么说写作都是个精细活,像什么菜市场一样整天人来人往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打量了一下接待人的窗口,耳机塞上的叶澈加入到了正在排的队伍,前方大约有十一个人,按照规矩每个人最多五分钟,算算现在时间的话,嗯,来得及。
一念至此的叶同学不慌不忙,拿出那本还没看完的《悟空传》继续看了起来。
大厅中的环境也不算太嘈杂,毕竟大家都是自认要来投稿的文化人,一个个都是小声的说着话。
有意思的一点的是,大家都是根据作品不同类型而站的不同位置,投历史的那一排站一起,大多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中年人。
写青春文学的站一排的大多都是些年纪看上去不大的年轻人。一排排看上去特别的有意思。
最牛气的还是叶澈站的这一排,手写大佬的专属位置。出于稿子想出版大多都是三十万字以上的缘故,加上自身字迹不好的话谁会打出来丢人的缘故,这一排的平均年龄也起码三十岁左右。
毕竟在当今时代,能沉的住气写这么多字,还要忍受各种修改上带来的麻烦,拥有这种毅力的人可真不太可能出现在一些小年轻身上。
叶同学这种看着像高中生甚至更小的同志往这一站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手写也不是单纯的浪费时间,出于一种基本上的尊重,出版社在对待这种纯手写的稿子上会更加重视一点,审视的流程也会更加严格一点,至少不会出现那种乱弃稿子的行为,这也算是给了那些仍在坚持一些无所谓原则的作家的一点安慰吧。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终于抬起头来的叶澈揉了揉眉心,就剩一个人了,总算是要排队了。
比起站着,叶同学果然还是更喜欢慵懒的坐着。
目送着眼前的人说完话准备离去,提着档案袋的叶澈正准备上前一步,一个娇小的人影就突然从旁边冒了出来,毫不客气的占了原本应该属于叶澈的位置。
嗯⊙⊙!
看着这个比自己还矮半个头看不见正脸的小屁孩,叶澈忍不住挑了挑眉张口就轻声说了一句“喂,你干什么呢。”
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