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
也正是出于这种疑惑,才让秦艾在耳濡目染的同时,也本能的感觉到厌恶,因此在有机会踏入修行界,成为一个跳出三界外的修士之后,他就果断的选了避世修行之路,而不是凭着本事进入人世间,去享受那无边的富贵荣华,就好像当初宋徽宗养的那些方士一样。
到现在,他意外的转世重修,虽然意识到自己渡劫不成的关键是光明之心,是心智不成熟,是要入世修行,但依然是有些懵懂,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头绪,只能是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走到现在,他唯一有点的心得,就是做事要直指本心,想到什么就去做,不要过多考虑得失成败。
那点心得也不能说不对,毕竟光明之心是真正的增长了,但却总感觉缺点什么,有种没有挠到痒处的不爽利感。
然而,刘玉冰的这番话,却如一道闪电,直接在黑暗中劈开了一道光明,照亮了秦艾一直在寻找到路。
没错,修士的本质还是人,无论这个人的力量有多强,寿命有多高,而修真的本质则是一种生命的进化,就好像一个胚胎细胞慢慢变成一个人一样,修士的修真过程,就是一种另类的怀胎过程,只不过这次的怀胎,却是以天地为胎,以各种能量为养分,进而升华到另外一种高度。
不管怎么升华,既然是人,那就要遵循人的本质,而一个人,或者说自然界所有动物的本能,才是这种进化的最终原动力。
正如刘玉冰所说,人类没有强大的,也没有锋利的爪牙,要想对抗猛兽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就只有抱团形成人类社会,然后再发明各种工具,通过工具改变环境,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让其他猛兽无法战胜自己。
可以说,大到科技的进化,文明的发展,小到人的吃饭穿衣求偶生孩子,其原动力,都是人类追求生存的本能,通俗的说,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普通修真之法,讲究断绝,那不过是一种断绝小欲,追求大欲的自私行为罢了。
而各种教派的入世修行,比如佛家的普度众生,这恐怕未必是真的大爱无私,恐怕是另外一种套路的自私,也就是不走独自修行,而是走拉人入伙,抱团修行的路线。
具体到大如意光明经,里面讲究入世修行,凝练红尘之心,恐怕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一种更大的自私,或者说,是为了活的更好!
只有活的更好,心情才能舒畅,只有心情一直舒畅,光明之心才会旺盛,各方面的进境才能更快,只不过这种舒畅,并不是简单的物质享受,也包含某种精神上的满足。
那什么是精神上的满足呢?恐怕就真的是直指本心,也就是说,你天生是什么样的人,就要走什么样的路!
比如说,如果你的本性是个不服输,爱管闲事儿的人,要是让你不得不低头认输,必须别管闲事儿,你就会心里不舒服,反之,你就会很舒服。
又比如说,你当了领导,大权在握很爽,可上面有更大的领导,让你很不爽,下面的下属有时候不听你话,你也不爽,而这些不爽,在修行上看,都是一种障碍。
所谓心念不通达,说的就是这个。
修士,就是要通过不停的修炼晋级,让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转而具有更强大力量让自己心念通达,但如果力量足够了,你自己却畏首畏尾,做什么都放不开,那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就比如说,你明明可以一下杀了对方,却被自己所学的lun理道德法律法规等东西约束,认为杀人不对,违心的放过对方,这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是心念不通达。
反之,同样是你可以杀了对方,但却因为不想这么快杀了他,而想再好好戏虐对方一番,好好的玩一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故意的放走对方,那就是比杀了他还爽利,是真正的心念通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