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七章 杨震重视的原因(第1/3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记住----   全站无广告,更新快,无错章

    而此刻正在与担负指挥林西战场内所有装甲兵的装甲一旅副旅长  一边细致的观察着战局  一边不住的评价得失的杨震  那有心思去管自己突然出现在这里  会对一个副团长带來什么样的冲击

    在让自己的警卫排协助祁志标清理日军残部后  他将眼光和心思迅速的转移到了前面已经与日军接触上的战场  这是抗联的坦克部队自从组建以來  与日军坦克联队一级的部队  打的第一场正规的坦克战  也是第一次与敌军的坦克部队  进行面对面的战斗

    更可以说是自七七事变以來  在打了已经整整四年的战争之中  中日坦克之间第一次面对面的对决  之前的国民政府虽然也装备了部分的坦克  一是数量不多  二是使用上与日军同样存在着不小的误区

    再加上中**队的坦克  在战场上早早的不是因为在运用上的错误损失余烬  就是在撤退的途中因为油料补充不上而被抛弃  以及有些刻意保存实力的举动  所以即便是在投入力量最多的淞沪战场上  双方的坦克基本上沒有照过面  所以此次在十二吐一线的激战  完全可以说是中日战场上的第一次坦克对决

    所以对于这场战斗  杨震可谓是相当的重视  甚至不惜在战局已经进入关键节点的情况之下  亲自赶到十二吐一线观战  不过杨震虽然赶到十二吐一线  但并未参与实际指挥  而是就在一边观察战局  具体指挥还是由装甲旅的那个副旅长负责

    自己在兵力占据优势  装备上的优势更非日军可以相比的  此战虽说是东北战场上首次中日之间的坦克对决战  但是双方的实力对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虽说损失不可避免  但是杨震认为这是一个锻炼部队的难得机会

    尽管杨震也清楚  受制于国力和作战思维的不同  日军的装甲兵规模远远无法与欧洲国家相比  但是在本土拥有设计、生产能力  虽说性能与西方列强有一定差距  但是完全可以立足自身生产的情况之下  日军随时可以大规模的扩充自己的装甲兵部队

    这次遭遇的是日军的一个坦克联队  下一次可能遭遇的就是两个  甚至更多的日军坦克联队  而训练场上的训练永远只是训练  代替不了真正的实战  只有在战场上与日军坦克部队打一场真正的实战  部队才能真正的成长起來  更能检验出自己部队身上还有哪些缺点  以便更好的改进战术

    虽然杨震也知道  在东北战场上  甚至整个中国战场上  受制于双方实力的对比  像苏德战场上那样大规模的坦克战几乎沒有爆发的可能  作为一个资源贫瘠的岛国  在军队建设与发展上  日本人注定了只能以海军这种吞噬金属的巨兽为主

    而陆军的发展  永远都只能放在第二位  就算日本人拼了老命  他们生产的坦克数量也不会太多  别说是苏德战场上的那样大规模坦克会战  就是进行装甲师一级的坦克会战  都不会太容易

    即便是在不远的将來  两军可能在战场上进行的坦克会战规模  恐怕更多的还是联队一级的  最多也就是日军所谓的旅团规模一级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  在十二吐一线的这次日军联队一级  抗联加强营一级的坦克战  对于抗联的装甲兵來说是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因为这种规模的作战  将会是他们在未來相当长一段的时间之内  会与日军装甲兵力量进行的主要战斗规模  也是第一次对抗联之前进行与日军坦克部队作战训练成果  进行第一次真正的检验

    为了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面  锻炼部队指挥员能力和意识  而且自认为对于装甲部队的临场指挥  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