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决定命运(第2/3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肉弹攻击之下,造成的损失很大,永久损失的坦克,基本都是在外蒙搞到的那些未安装附加装甲的坦克,这也验证了便宜不能白占的老话,你吃下去的东西,早晚要多少吐出來点的,。

    而迂回部队虽说原有的坦克并未有永久损失的,但是在日军三七速射炮和肉弹攻击之下,履带被炸断、负重轮被击毁的数量却是不少,这些坦克现在虽然经过抢修,但也只是能勉强出战而已。

    在侧翼方面坚持不与日军打近战,除了根据自己坦克性能在战术上的刻意安排之外,侧翼迂回的坦克很多都是还沒有维修好的战损,也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侧翼方向的攻势,只是为了分散日军的兵力,如果真正打生驹林想打的那种近战,对抗联反倒是不利。

    因为在数量本就不多的备用爆炸反应装甲以及附加装甲,都调拨给了北上部队之后,修理营手中并沒有足够的备用品來更换战损坦克上的损失的部件,只能临时拆卸掉中弹几率较少的车身后的反应装甲,挪到车体前以加强前装甲的防御能力。

    沒有了附加装甲保护,本身就是整个坦克上装甲最薄弱的车后部,此时的防护力与诺门罕战役中的苏军同类坦克,沒有任何的区别,一旦日军迂回到抗联的坦克车体身后,对于这些同样皮薄的坦克带來的威胁,也是相当致命的。

    而在混战与近战之中,又是很难保证车体正面一直对敌,所以在王子阳发现生驹林的真实意图后的再三督促之下,指挥侧翼部队的装甲一旅坦克团三营营长,还是选择了按照他的要求,只在五百米之外,用炮火削弱当面之敌的进攻,而尽可能的避免与日军坦克打近战和混战。

    如果不是日军的坦克火炮性能低下,其使用的穿甲弹威力不大,以及日军的指挥官,对抗联坦克的性能出现了误判,这场战役的结局恐怕还是很难说,至少不会赢的这么轻松,也不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实际上王子阳正是根据对日军作为主力的九七式坦克的了解,以及参战部队的自身情况,才指定的此次作战的战术,在侧翼吸引、分化日军兵力,同时利用原來部署在十二吐一线坦克部队编制还算是完整的现状,加强预备队中的一个坦克连正面全线压上,利用自己的装备与火力上的优势,率先打垮正面的日军坦克中队。

    只是他沒有想到生驹林在战术运用上连续出现的判断失误,反倒是将作为主力的九七式坦克调到了侧翼,想要先打垮侧翼突击的部队,以便保证与孙家营子一线联络通畅,结果却被拖住,无法及时回援正面战线,也在一定程度帮了他很大的忙。

    同时日军落后的坦克通讯系统,造成的不便使得兵分两处的日军第三战车联队,相互之间的沟通不畅,严重影响了两处日军坦克集群之间的相互通讯联络,更加影响了生驹林中佐对整个战局的掌握和判断。

    日军坦克的乘员素质,的确是相当的优秀,无论是其短停射击的命中率,还是各个战车组之间的配合,都明显在抗联的坦克乘员组之上,但装备上的缺陷,却是日军单凭训练程度是无法弥补的。

    尤其是在抗联的坦克乘员组素质虽然与日军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并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之下,装备性能上的差距直接影响了此次战斗最终的走向,决定了两方面的胜负,而且在装备上的这个差距,不是一般的明显。

    如果说日军的九七式坦克还能与抗联改装后的t二六坦克,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勉强抗衡,在极近距离还能击穿抗联坦克上附加装甲的话,那么日军九五式轻型坦克,面对着已经与原來天差地别的对手,根本就是白白的送死,再加上那些最多只能称之为装甲车的九四式坦克,那里能抵挡的住抗联经过改进升级后的坦克。

    当然如果还是原來bt坦克那种只有十几毫米厚的装甲,日军的九五式轻型坦克还是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