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2/3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通辽地域的筑垒地域,在塞外苦寒的天气里面,能将工事修成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

    如果刘长顺采取多路小规模的突击,不仅可以分散日军防御的兵力,还可以寻找机会分割日军的防御态势,只要手中攥着足够的预备队,又有大量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等直瞄火力,有什么可担心的。

    但刘长顺却是恰恰沒有这么做,而是中规中矩的采取了营为建制的两路突破战术,在炮兵的火力压制之下,步兵掩护坦克一线突击,但在尽管显得很凌乱,但总体相加不算狭窄的正面上,每次出动的坦克最多两个连,根本就沒有形成集团攻势。

    总体的攻势力度不仅沒有上去,而且攻击线显得有些凌乱,每次的攻势,兵力都无法占据优势,在战斗之中过于四平八稳,不敢放开手脚的攻势,这也就造成了陈翰章的担心,自己是不是推荐错人选了。

    的确这一带的地形有些复杂,在整个浑善达克沙地与丘陵交接的地带上,有数个大大小小的盐碱湖,让抗联的攻势很难形成整条线,但这些湖泊的面积都不大,普遍只有几百平方米,甚至是只有几十平方米,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

    一个装甲旅的确有些拥挤,但是一次性投入一个半营的兵力,还是沒有任何问題的,但负责指挥的刘长顺,就两个连、两个连的投入,不仅兵力投入上形成了添油的战术,在攻击次序的选择上过于求稳,还是抱着先啃下外围,然后在切入核心阵地的老战术。

    攻击阵型也显得过于紧密,沒有充分发挥出抗联轻型直瞄武器多的优势,反倒是过于依赖数量本就不足的坦克,尽管十七师师长反复要求,将部队以攻击展开地域地形为基准,打开建制不在使用营连集团冲锋的战术。

    以连排为建制,各自划定攻击目标和范围,采取分散渗透,统一集中的战术,多范围的同时发起攻击,即分散日军炮兵威胁,也加快进度,尤其是要抢占日军纵深阵地内的几个制高点,打掉日军炮兵观察哨的眼睛,但这几个建议,都被刘长顺拒绝了,他还是固执的采取以坦克连基干,以两个步兵营齐头并进老办法。

    而且整个攻势发起期间,刘长顺始终保持着正面的攻势,压根就沒有想过从侧翼迂回,对于日军一二道阵地之间数量众多的倒打火力点,也沒有将射击精度很高,射速奇快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转为平射火炮尽可能的抵进使用。

    尽管十七师参谋长多次要求,将改型火炮提前作为近距离大威力直瞄火炮使用,以师属山野炮群,压制日军火力集群,但这位老兄出于某种不知道什么原因的担心,却始终拒绝同意,依旧固执的要求十七师属炮群,尽快的找到日军炮兵并干掉他们。

    在加上宽度过大,尚未沒有完全清除的雷区,整整一天的进攻下來,装甲一旅与十五师只前进了不到五公里损失了四十余辆坦克,发起攻击的两个尖刀营,也在攻击之中伤亡不轻,在正镶白旗与苏尼特右旗之间发起的攻势,可以说是全军受挫。

    面对着北线初战不利的局面,战至二十一日清晨,陈翰章火速的调整部署,从扩大突破口的部队之中,抽调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并加强一个坦克连自南向北发起攻击,从侧翼支援装甲一旅的突破作战。

    但陈翰章反应速度很快,他当面的对手日军二十六师团长矢野音三郎中将反应也不慢,这个加强营在向北发起突击不到两个小时,便被日军从纵深师团预备队之中,调來的二十六师团独立步兵第十一联队的三个步兵中队,两个工兵中队组成的临时加强大队,利用现有的工事,给死死的缠在和硕庙以北的地区。

    不能不说日军在构筑防御工事上,还是相当有天分的,其防御工事的修建,大部分都可以称之为教科书级别,无论是北满遍布中苏边境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要塞群,或是在前一阶段会战之中,给陈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