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0章 没钱 钱庄(第2/3页)  逐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无权调动军队。就像参谋之职,能及时的应对战场的变化。此外还负责军队的考核、军官的升迁等。几个参赞军师,也成了军务使,和政务使遥遥相对。而吕子良也有参赞军师变成了政务使,因为军政互不统属,只能在一个衙门职司。

    开办钱庄,那是要本钱的,赵询将府上的钱财和缴获异族的珠宝财物弄出之后,也不过几十万两,就这还差点将府上搬空了。后来又从财务司拨掉了几十万后,才凑够了百万钱财。其实这些钱财,大多是用来异地兑换的。你说。要是商人在南边存了钱,到了北面,钱庄里空空如也,该怎么办?

    赵询之所以要亲自掏腰包,除了亲自安排、掌控保密、防伪措施外,还想占下份子。虽然骁果军上下都是自己的,但那时属于骁果军所有的,而自己亲自参与,那时属于自己家的。表面上看起来一样,其实却并不一样。财务司的钱,赵询不能随意挥霍,但自己的钱,就是遍地仍也行。换句话说,就像朝廷之中的国库和内库之别,都是皇上的,一个是国家的,一个是属于皇帝自己用的。

    赵询发现,自己需要钱财的地方很多,不能处处弄得苦哈哈。就算自己不用,家里人也需要。用自己的钱,放心!

    赵询最初成了四家钱庄,南在信都城,往北依次是幽州城、燕州城、安东城。城一条从南向北,再向东的曲线。至于其他州府县的钱庄,短期内,还没能承办,倒不是钱财的缘故,而是分号那些熟悉辨别会票上的暗记、暗语、编号、指印的人手不足。这些人都是从青年近卫军之中选取,但年纪太小,自然是不行。此外,还要成立严格的审查、核算制度。这些,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

    用了十余天的设计,用阿拉伯数字和字母制成了独特的防伪标示,汇通钱票算是基本成立了。看起来本钱不多,但赵询并不担心,因为做了“思想工作”之后,一些有钱人家,都“愿意”将家中的钱财存放在汇通钱庄。至于商人,也知道了汇通钱票的好处,再加上有骁果军的官办,他们自然放心,就等着钱庄的正式开通。因为是官府宣传,所以很多人都想看着这种南北异地汇兑的钱票出现。

    九月中旬,汇通钱庄正式开业,四大店铺同日开张。

    开始之初,自然是没有人去存钱的,除非要必要,大都愿意将钱财放在家里,而不是放在别人的口袋里。虽然也换回了一张钱票,但这一张纸,很难让人觉得比自己的钱财有用。再加上,很多人都对这钱庄有些担心,进去了的银子,还能出来?

    但那些等着南来北往做生意的商人可不在乎这些,如果大都督要自己的钱,何必如此麻烦,直接拦下,岂不是更好?再说了,现在骁果军之下,行商之便利,天下皆知,这钱庄既然是大都督所办,岂能有假?

    于是那些商人才不管他人怎么说,先把钱存下,急着道异地去进出货物呢。进去的是钱财,出来的就成了一章纸片。

    周围观看的人,怎么看怎么觉得怪怪的。

    紧接着,一些收了田的大地主,大户人家,也开始将钱财存放在钱庄之中,换成了钱票之后,才让那些有些不安的人,放下了担心。

    当然,那些将钱存进来钱庄的人,脸上带着微笑,心中却一阵抽搐。他们也很怀疑,以后还能不能用这花里胡哨的纸片换回自己的银子。

    不过,很快就有人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人先是存进了钱,随后又到另一边将它给取出来了。这下,才让那些观看的商人、大户放下心来。

    由于商业的便利,商人们存取钱财是最多的,见到没有问题之后,很快就传遍幽州。冀北之地,各地商人纷纷将银钱存入汇通钱庄,随后到异地直接用银票交易,至于其中的手续费,只有双方自己核算。

    随着钱庄的顺利进行,一些金银铜钱币兑换的业务,也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