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9章 出兵 血战不休(第1/4页)  逐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更新时间:2012-09-09

    信都城,冀州信都府的治所,也是骁果军势力的最南端。

    三万各族联军、第二府、第十府,合计七万大军云集此城。

    “此次,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冀州全境,政务司在大军破城之后,立刻恢复地方管理。破城可快,但治理不得急促。对于那些地主,如果其土地获取合法,我们不得强行没收,可有官府购买。至于自己开荒获得土地,为个人独有,不在均分田地之列。”

    “土地户籍司将重新丈量田地,颁发新的地契,以后征税,将以田地数目为准,而不以人口数量为准。监察司监察各司部门的一切行动,凡有徇私枉法者,一律免职,等待处理。”

    “各地原本官员的家产,不得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没收、侵占,如是其中有强夺他人财产,则令其归还原主。”

    “我不希望我骁果军的官员里面出现什么不守规矩的,破城容易,治理难。少年近卫军则随军出动,维护各地治安。”

    “此次行动,兵分三路,西路军,沿襄国府、武安府直至魏州府,有第二府为主,你们抵达魏州府后,驻守此地,不得任何军队从东部和南部过境,任何敢挑衅者,一律反击。中路军,沿冀州府,入赵州府,最后入武阳府。此路军有第十府三都和北海部骑兵负责。东路军,有武安府之青阳府,本都督亲自负责,第二道余部和另两万骑兵随行。一切小心,切勿大意!”赵询简单的交代了一下各部任务后,大军就直接开拔。

    三路大军,如同三支利箭,一分为三,向着冀州南部射出。冀州各府,对此都心知肚明。靠近冀北的诸府城池,直接献城投降,也没有请示自己的上级。对于他们来说,和骁果军靠的太近,对于骁果军是最为了解的,根本无法抵挡。就是你不降,城中的百姓和士卒也会献城投降的,自己又何必非要自寻死路呢?

    说起来,各处的商人、汇通钱庄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冀州是最为接近骁果军治地的,对于骁果军治下情况最为了解。无论是百姓还是商人,都认为,骁果军要比现在的官府好。而各地官府的官员,同样获得了不小的收入,早就被骁果军收买,对于骁果军的到来,也没有以死报国之心。没看到么,除了骁果军,连北部诸胡都出兵听令了。

    骁果军还未汇聚信都城之时,洛阳城就知道了骁果军诏令北方三大部,出兵听令。慕容成和司徒雷都心头大惊,不知道这赵询究竟想要做什么。不过,还是当即下诏,询问赵询的意图。此外,还与冀州都督冯猛下诏,让其严防冀州全境。

    话说冯猛,昔日也是骁勇之人,朝廷下令其在赵询收复东三府至极,攻打幽州。冯猛依令而行,让结果大败,朝堂为平息众怒,又将罪责推到其身上。顿让冯猛心灰意冷,也没有了再为那纷争不断的朝廷尽力之念。所以,在骁果军收买冀州府军军官和文官之时,根本不与插手,任其所为。

    其实,冯猛更欣赏赵询,赵询能从粟末靺鞨部手中收复三府之地,又大败北方诸胡,更是大涨燕国声威,虽然已经有拥兵自重之意,但从未主动攻击燕国之地,反而一心平复北疆。所以,他对骁果军吞并冀州并无什么意见,反而冀州在骁果军手中,百姓的生活会更好。再说了,他还欠下骁果军一个人情。

    接到朝廷诏令后,冯猛连看都没看,直接扔到一边去了。当然,他也没有下令冀州各府投降的军令,只是让各府府军,自己决定。再说了,各府的府军都尉,除了听令于他都督外,还要遵从各府刺史的意见。有人愿意降,当然也有人不愿意。他冯猛也不想强行给人下什么决策,毕竟,这关乎每一个人今后的出路。

    赵询让北海部骑兵随第十府一般出中路,是因为北海部士卒大都在北海都护府的调教下,明白骁果军的军规,比较听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