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5章 治河(第2/4页)  逐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多么一件艰难的事情。倒不是北方缺少石料,而是要开采石料,就必须靠手工,还要运至河道所需之处。如果数处同时开工,可想而知,需要的民夫是多么的多。当然,骁果军有黑火药,可以炸开,但如此一来,军用所需就会减少。

    根据司马长青的叙述,这些石料,都将会是用来建造石拱桥和码头,同时修葺危险河段的河堤。北方的运河和各处河道,已经荒废了许久,再加上因为靺鞨人的时常骚扰,北方商贸也逐渐减弱,朝廷对幽州的掌控力也开始减弱。致使,北方运河作用减小。现在仍能用的,也不过是部分河道而已。

    让赵询赶到有些佩服的是,这司马长青听闻骁果军要治理河道之后,还特地在北方各地实地考察过,还查过历来修缮的资料。据其所言,其中光是幽州南部淤塞的河段,就有近十余处之多,而其他淤塞地比较严重的河段,也有十几处之多。整修运河,最重要的就是将这些淤塞的地方清理畅通。然而,即使清理畅通了,还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工作。其次,就是将运河按照骁果军的意思,勾连上其他重要河道,在北方形成水网。

    为什么这些河段会淤塞?原因很多,但是洪水冲垮河堤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大运河年久失修,很多河堤都已经坍塌,一旦遇上洪水泛滥,河堤就会整段跨入运河里面,加上运河两岸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很快就会将清理畅通的河段重新堵塞。故此,整修运河的关键,乃是修建坚固的河堤,同时防止洪水造成地危害。这就是要大规模石料的缘故,还好,这一点,骁果军有了水泥,减少了不少的麻烦。当然,有了水泥,可不代表着石料就用不到了,一样缺少不了,只是要比之前少了许多。

    听闻司徒亮对水泥的介绍,司马长青也感叹不已,不由的对赵询恭维起来。听得赵询,浑身都不舒服。

    此外,河道疏浚开通,那少不了要架桥。在这个时代里,石拱桥的建筑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了,一般的江河之上,都会修建一两道的石拱桥,作为交通要道。然而,建造石拱桥除了需要大量的石料之外,需要耗费的时间也很长,中间投入的人力物力,可谓是难以记量。

    河道疏浚,很多地方要加宽,否则就达不到货运南北的要求。许多原本短窄的石桥需要重修,工程量之大,堪比修建长城,而且,修建石拱桥,需要大量的巧匠、石匠、木匠,这些都不是一下子可以找到地,对于任何一方势力来说,匠人都是抢手货,绝对比女人还要抢手。当然,在骁果军准备用水泥和用钢棍做支撑,到时可以办到,但现在骁果军的钢铁业还没有达到那么奢侈的地步,不过,好在骁果军近期不用大战。到是一些桥梁的框架,可以用这简易的钢筋混凝土来代替。

    至于钱财,司马长青也就不用多说,在座的几人都是明白人,否则也不会搞什么国债了。其中更为让人蛋疼的是,司马长青说了,这水运短期之内是没办法形成直观效果的,光是北方,就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这还是没有拖延和其他意外耽搁才行。

    司徒亮闻言,不由感叹道:“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司马长青苦笑道:“这也是我不赞同大都督现在疏浚修缮河道的缘故,所谓盛世治河,盛世才行啊!”

    司马长青又接着说道:“大都督和诸位大人想必也知道,整修运河的成本固然很高,可是一旦整修完成。其产生的利益也是难以衡量啊!远的不说,就是扬州之地,就是最佳的例子。齐王慕容成,凭借区区扬州水军,就能号令南方,这就是这南方运河的功劳。”

    扬州之地,可不比北方,南方商贸发达,向来如此,再加上没有外地突入,更是兴盛异常。沟通长江的大运河,将南方诸府地都连成一片,杭州府的货物可以直接通过运河运送到江淮一带,互相调整有无,其中的经济含义,自然是不言而喻地。光是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