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0 定并州3(第1/4页)  逐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更新时间:2013-03-05

    汾州府治所桢林县,自从司徒泰将并州大都督府移驻此地之后,这个昔日并不繁华的县城变得热闹了许多,当然,也骚乱了许多。

    桢林县城中,到处都是身披甲胄的并州军士卒在来回攒动。但不管是巡逻士卒还是办理私事的士卒,皆是面带惊慌之色。这些士卒,除了部分是本地士卒之外,更多的还是从其余诸府县随着司徒泰撤离或者在赵军杀至逃窜至此的并州军士卒。

    赵军屡战屡胜,打得并州军狼狈逃窜,这些并州军士卒不能不紧张。就连桢林县的百姓也减少了外出的活动,等待战争的最终结束。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赵军越来越近,使得桢林县进内多次出现并州军士卒闹事的行为。而司徒泰为了扩充自己的亲卫军队伍,抽掉了各部并州军士卒之中的精锐士卒,对于其余的并州军士卒,管辖的松懈了许多。也是因为如此,使得这里的百姓都很希望赵军早一日杀至这里。毕竟,赵军的军纪名声那是出了名的好。当然,更重要的则是赵军的新政对百姓而言,那可是极为优越的。

    “魏大哥,这汾州府境内和其余之地一样,我赵地的钱币已经成了这里的主流钱币。”桢林县大街之上,一行人一边四处打量周围的情况,一边细声细语的交谈。他们则就是赵询派来和司徒泰谈判的魏晨等人。

    魏晨笑道:“不仅是钱币,主公创出来的数字、统计方式、拼音识字之法,同样在这里流传开来。你们也看到了,我赵地商人已经是遍布并州之地了。可想而知,我赵地的一些东西流传有多么的广泛。此外,不仅是这里,中原之地,南方之诸州同样如此。通过商人,使得我赵地的很多情况为外人所知,主公的威名也随之传扬。要不然,现如今幽州之地哪来的那么多南方和中原士子来求官、求学呢?”

    “魏大哥,通过两日观察和我们在前来此地的汾州府其余诸县了解得知,这司徒泰已经开始收拢兵马,已经没有和我军作战之意。看来,此次任务并不难完成。”一身穿武士服的青年淡声说道。此次岁魏晨一起来的皆是亲卫军和青年近卫军之中的佼佼者,赵询拍他们来和司徒泰谈判,也是为了培养他们自主办事的能力。

    魏晨点头道:“嗯,看来这司徒泰心中更看重的是雍王的位子。他也很清楚,手中没了实力,他将一无所有。毕竟,和我军作战,败局已经是必定的。对了,你们一路行来,也看到了这汾州府之地的情境,你们认为,这司徒泰会带多少部下才甘心离去?”

    “标下认为,这司徒泰的目的就是带上他的亲卫部队,毕竟,现在在汾州府之地,司徒泰已经开始整顿人马。虽然表面上只是为了集结军队,做好和我军死战的准备,但观这里士卒慌乱且没有严格管辖的情况来看,只怕司徒泰已经做好了放弃这些普通的并州军士卒的打算。”一面色儒雅的青年笑着说道。

    “标下也赞同李大哥的意思,大军撤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未曾得知我军行动的情况下,司徒泰必须留下掩饰或者拖延我军进攻的队伍。而并州军士卒大多都是并州之人,他们可不一定愿意随着司徒泰远奔雍州作战。尤其是这现在的并州军并非昔日的边军,他们可都是地方县兵和府兵组成,只是负责地方治安,家眷可都是在本地。虽然被编为并州军,成为正兵,毕竟时间并不长久。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在司徒泰撤离太原府之后,我军一至其余诸府县,并州军守军士卒就献城投降了。可见,这地方守军还不是合格的正兵。”亲卫军校尉萧衍沉声道。

    随后其余诸人也各自说了自己的想法,都讲出了双方的利弊优劣,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也看到了司徒泰现在的境况。

    魏晨暗自点头,对几人的表现还比较满意。他很清楚,自己主公让他们随自己来的目的。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