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五章 渔利才是上策(第2/3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主帅,他自知要时刻保持着冷静,稍稍得意一下可以,却万不能因得意而生轻敌之心。

    如今他麾下有四万多步骑大军,又有文丑等猛将,而回师的袁谭也不过四万兵马,无论士气还是兵力上来看,他都是占据着上风。

    颜良完全有信心跟袁谭决一死战,而且有信心击败那个曾两败于自己手下的二世祖。

    不过,颜良却没有怒下决战之心,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田丰,“元皓先生,眼下的局势,你有何看法。”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了那角落里的垂垂老者,若论河北之事,谁还会比田丰更有发言权。

    干咳了几声,田丰缓缓道:“以主公如今的实力,倾力一战,自然能击败袁谭,但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主公最终得胜,岂非也违背了我们当初进兵的初衷。”

    进兵的初衷,不就是渔翁得利么。

    颜良微微点头,明白了田丰的意思。

    当初他决定中原,本就是打算趁着袁家内斗,中原空虚之际,不费吹灰之力的捞一把,而不是损兵折将,用无数士卒的鲜血,来艰难的夺取许洛。

    此时颜良实力虽有极大增强,但还没强到了肆意牺牲士卒性命的地步。

    “那依先生之见,本将又当如何。”颜良问道。

    “退据昆阳,不战不退,拥兵观望。”田丰很干脆的道出了十二字的方略。

    一听这此言,文丑忍不住道:“我军信心百倍而来,最终若只得了区区一座昆阳城,这一次的兵进中原,跟失败又有什么分别。”

    文丑的话,也代表了大多数武将心声,颜良却微微摆手,示意他们不要激动,且听田丰说完。

    田丰表情平静如水,仿佛把文丑等人当作空气一样,丝毫不为所动。

    他只不紧不慢,继续道:“主公方才提到了刘备,以老朽之见,此人最是善于随机应变,他之所以会帮袁谭,无非是想借着袁谭和袁尚主力纠缠,自己从旁渔利,趁机坐大。”

    田丰这几句话倒是一针见血,说到了颜良的心坎上。

    顿了顿,田丰又道:“眼下袁谭一退兵,袁尚便可集中兵力对付刘备,以刘备之聪明,必不会独自与袁尚交锋。况且吴人正兵围寿春,刘备顾念后顾之忧,必会退还青州,划河自守,率军去援救寿春。刘备这么一退兵,袁尚的危胁尽解,主公想想,接下来他又会如何。”

    “还能如何,当然是兴兵南下,前来报复他的那位好哥哥了。”

    颜良不假思索的说道,脸上还是涌动着几许振奋,显然是深为田丰的分析而兴奋。

    此时,徐庶也欣然道:“元皓先生所言极时,袁尚若举兵南渡黄河,袁谭迫不得已之下,只有分许都之兵去抵挡袁尚,介时敌军兵力一减,岂非正是我军用兵之机。”

    田丰果然不愧是袁绍曾经的谋主,洋洋洒洒一番话,便将袁尚和刘备剖析到清清楚楚。

    颜良摸着下巴,权衡了片刻,英武的脸庞微微点头,田丰这番话,他是深以为然。

    半晌后,颜良嘴角掠起了一抹冷笑,“传令下去,全军撤往昆阳吧,待到袁家两个小子再起争斗时,咱们再来坐收渔利。”

    号令传将下去,当天,四万五千多大军便撤了许都之围,井然有序幕撤往了新得的昆阳城。

    就在颜良退据昆阳后的第三天,袁谭也率领着近四万的兵马,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许都。

    南归的袁谭,本是抱定了决心,跟颜良决一死战,但让他感到惊喜的是,那个让他心中深以为忌的匹夫,竟然不战自退了。

    不消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解了许都之围,袁谭自然是欣喜不已。

    然而,短暂的欣喜之后,袁谭心情很快又为阴霾所笼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