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七章 惊夏侯(第2/3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并无进攻关中的意图。”

    荀彧虽分板的很透彻,只是这时的夏侯惇,却为曹洪被俘的消息,搅乱了情绪,对于荀彧的分析,他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夏侯惇便断然道:“文若所说或许有道理,但我奉丞相之命守关中,如今损兵失地,实有莫大的责任,无论如何我也要夺还武关,绝不能拖累了丞相扫平凉州的大计。”

    当下夏侯惇再无犹豫,立刻下令调集兵马,由他亲自率领前去攻夺武关。

    曹操西征之时,留给夏侯惇的兵马有近万余,前番又从前线抽调了八千兵马回来,故夏侯惇手中可用之兵,近有一万八千之众。

    这近两万的兵马中,其中有三千驻防于潼关,两千驻于蒲坂津,三千驻于武关,长安城中留守机动兵力,近有一万之众。

    夏侯惇便只留两千兵马守长安,自率八千步骑,当天就离城南去,一路向着武关杀奔而去。

    ######

    武关,北城。

    颜良徐徐走在城墙一线,视察着麾下将士们加固城防。

    武关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拱卫关中,以抵御来自于南阳的威胁,故而北城一线,无论是城墙的高度还是厚度,都颇逊于南城。

    为了应对不久之后,曹军可能的大举来攻,颜良自然要抢着时间加固北城。

    “主公,咱们与其在此加固城墙,何不多调援兵,集结大军一鼓作气杀入关中,夺了那长安城。”跟随在旁的黄忠进言道。

    颜良却只淡淡一笑,“武关往长安城尚有数百里之遥,其间地形颇为崎岖,曹军只要在商县、上洛,或是蓝田布下数千兵马,我军纵尽起全军而来,也未必短时间内就能攻破。而若鏖兵不下,拖到曹操率主力回援,那个时候,咱们就要面临着跟曹操决战,彼背靠长安,以逸待劳,咱们岂非是尽落下风。”

    颜良洋洋洒洒一番话,旋即将黄忠点明。

    黄忠不禁拱手赞道:“主公深谋远虑,当真非末将所及。”

    话音方落,一队斥候从北面而入,一名斥候队长奔上城头,直抵颜良跟前。

    “启禀主公,夏侯惇率八千步骑星夜南下,前锋已过商县,正向着武关杀奔而来。”

    听得夏侯惇率军杀来,左右诸将皆微微变色。

    颜良却淡然自若,只冷笑道:“夏侯惇为曹操坐镇后方,多少年了都没有过差池,而今失了武关,损了曹洪,他这是恼羞成怒了呢。”

    这时,黄忠上前一拱手,慨然道:“主公,敌贼既然敢来,末将请率一军出击,必将那夏侯惇的人头斩下,献于主公。”

    黄忠是连胜连捷,自信心达到了他有生以来的顶点,对于夏侯惇有几分轻视。

    颜良却时刻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他并未因奇袭武关得手,就此为胜利冲昏了头脑。

    “夏侯惇武艺不凡,且颇有用兵之能,不可小视。况且我军此役只为夺取武关,与敌人短兵相接有违此役的目的,老将军就收此这份信心,待本将来日发吴之时,再奋发不迟。”

    听得颜良的冷静之言,黄忠便即收敛了战意,却又道:“我军若不主动出击,曹军必也会全力攻城,这北城城墙又矮又薄,若是守将起来,只怕必是一场恶战。”

    “老将军放心,本将自有妙计。”颜良的嘴角,悄然掠起了一丝诡笑。

    于是颜良便令全军按兵不动,只催督士卒,夜以继日的抢筑城墙,只待曹军的来攻。

    ……

    次日,黄昏时分。

    斜阳西照,将武关古老的城墙,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

    颜良怀抱长刀,驻身于城头,极目远望去。

    只见目之尽头,滚滚的尘雾,如沙暴一般,正沿着丹水东岸,向着武关北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