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一章 再遇奇才(第2/3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吕蒙、甘宁、凌统等水将,又要防范东吴的水上攻击,亦不能轻易的调动他们。

    算来算去,颜良身边还真没个合适的将领可以派出平叛。

    正当这时,一直沉默的贾诩,忽然开口说道:“五溪蛮敢公然反叛,无非是以为主公身在樊口,无暇顾及。老朽以为,唯有主公亲提之军,出其不意的前去平叛,这才能给叛军造成极大的震撼,如此,方能尽快的平定反叛。”

    颜良微微点头,对贾诩的进言深以为然。

    权衡片刻,颜良猛然起身,高声道:“文和言之有理,本将已决定亲率一军,急往武陵前去平叛,尔等谨守樊口,勿与吴人交锋,只待本将归来便是。”

    决意已下,颜良毫不迟疑,当天便率军由樊口出发,连夜赶往武陵。

    樊口水旱二营本有军三万,其中步军一万,水军两万,颜良此去只带走了一万步军,以及周仓、胡车儿等将,却留甘宁、吕蒙、贾诩等文武,率两万水军谨守大营,以防吴军趁势来攻。

    ……

    巴丘。

    樊口虽距武陵有数百里之遥,但因有水路之利,颜良的一万大军顺风而行,两天后的黄昏,便是抵达了这座荆南重镇。

    巴丘城位于洞庭湖东岸,南控湘水,北阻长江,乃是长江一线,仅次于夏口的军事重镇。

    颜良的大军若由巴丘而发,横穿洞庭湖入沅口,再沿沅水西进,不数日大军便可直抵武陵郡治临沅城下。

    而在临沅城中,廖立和他的两千郡兵,已被沙摩柯率领的两万蛮兵围困了多日。

    战舰徐徐的驶入巴丘水营,船未靠岸,颜良便见得马良率一众官吏,已是等候在了岸边。

    当初平定荆南之后,颜良将包括巴丘在内的长沙北部数县割出。新建了一个汉昌郡,原是以魏延为汉昌太守,在此镇守。

    如今魏延率军随征东吴,颜良便调了马良前来代任太守,以驻守此战略要郡。

    船行靠岸,颜良大步得下得船来,马良等上前恭身相见。

    颜良摆手示意他们免礼,步入营中而去,边走边问道:“临沅方面的形势如何了?”

    马良紧随在颜良身边,答道:“五溪蛮人数虽众。但兵器却甚精良,连重型的攻城器械也造不出来,再加上廖公渊守城有方,临沅城到目前为止,还算是固若金汤。”

    武陵郡隔着洞庭湖与汉昌郡相邻,而临沅城位于沅水下游,距洞庭湖并不远,故是马良对临沅方面的战事也颇为清楚。

    马良所说的情况,跟他事先所推断的也大致相同。

    五溪的那班蛮人。常年蜗居于武陵的深山之中,不习汉人教化。平素与外界的交流甚少,基本还处于那种原始的部族体制。

    这些蛮夷因是与汉人的交流少,故而也很少学习到汉人的优秀文化和技术,似冲车、壕桥这种精良的攻城器械,他们自然是造不出来的。

    没有精良的攻城器械,山地野战还罢,想要攻破临沅这样的郡治坚城,却非是易事。

    颜良微微点头,面露满意之色。“廖公渊这个人,看来是用对了,走,咱们帐中说话。”

    廖立本就为武陵名士,其人在历史上曾为诸葛亮称为“旷世之才”,只因后来与诸葛亮政见相佐,再加上此人自恃才高。因是不被重用,便对朝廷多番批评,故而被诸葛亮贬职流放。

    身为穿越者的颜良,自然知晓廖立的名声。而当初平定荆南之后,颜良正要征辟一批在刘表时代不被重用的人才,廖立恰为武陵名士,颜良便征辟其为武陵太守。

    如今看来,廖立能够做到坚守临沅,并及时的派人求援,已算是尽到了职责。

    说话间,颜良已步入军帐,径直坐上了主位。

    马良等一众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