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颜良便给甘宁下了一道密令,命令连夜起程,赶襄阳去接管那一万新编的水军。
因是颜良在回来樊口的路上,得到黄月英送来的消息,称是车船舰队所需的车船战舰,基本上已打造完毕。
那么,颜良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尽快的让那一万新编水军,熟悉车船的操纵,并能顺利的以之进行水战。
光有水军,而无一员水战良将指挥,自然也无法发挥车船舰队的实力,于是颜良便选择了他最信任,最善攻击战的水将,前去接收那支全新的舰队。
车船舰队形成战斗力,尚需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颜良决定任采取防守的战术。
因是沙摩柯蛮军的加入,使得孙权在柴桑以南的压力骤增,不得已之下,孙权只能抽调兵马,前去增兵柴桑。
如此一来,孙权的主力水军,反而处于了兵力上的劣势。
为了保持对颜良水军的优势,无可奈何的孙权,只得下令从鲁肃所部抽调万余兵马回师。
这样的话,原本正围攻艾县不下的鲁肃,兵力这么一减,对艾县的攻势顿时大减,短期内更是无法消来魏延所率的入侵之军。
秋末入冬,颜良和孙权,双方近十余万的大军,在北起寿春,南及艾县的战线上,形成了对峙之势。
就在南方之战进入胶着状态时,北方也在秋末之后,战事再起。
被刘备送往幽州的袁谭,通过软硬的手段,数月之间窃取了其弟袁熙的军政大权,将整个幽州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秋粮丰收之后,袁谭旋即引军南下,以数万铁骑对袁尚再次发起了进攻。
此次袁谭的进攻非同小可,为了对付袁尚,袁谭还以重利,诱使了乌桓人入塞为其助战。
同时,袁谭还成功的策反而并州刺史高干,使得高干据并州自立,拒不成从袁尚的号令,在二袁的争斗间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于此同时,袁谭旧将,据有洛阳一线,不得已归降袁尚的韩猛,这时也背叛了袁尚,举兵北渡黄河,袭击了河内郡,威胁了袁尚的南面后方。
一时之间,袁尚的局势大为不利,他不得不亲率大军,北上幽州,前去抵挡自家兄长的进攻。
河北大地上,袁谭与袁尚再次陷入了你死我活的血拼之中。
而根据司闻曹的情报,此时徐州的刘备,也正在往沛国一带增派兵马,看样子明显是想趁着袁尚无暇南顾之际,准备向袁尚据有的兖州下手。
北方战事再起,雍凉方面也不太平。
武关一役,曹操失却武关,损失了宗室将领曹洪后,忌惮于颜良实力,便只能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被迫默契的与颜良达成了停战。
息兵后的曹操,兴兵再入凉州,就在颜良与孙权相持的这数月间,攻克了凉州刺史部所在的姑臧城,一举击杀了韩遂。
韩遂一死,西凉最大的一路军阀就此烟灭,其余尚负隅顽抗的残存小诸侯,纷纷向曹操投降,以保全性命。
曹操因此一举荡平西凉,旋即又挥师南下,前往征伐逃往祁山的马腾一族。
那马腾、马超父子退守祁山后,向汉中张鲁求援,先前时张鲁还在观望,后当曹操灭了韩遂,亲统大军南征祁山时,张鲁才感觉到了唇亡而齿寒。
于是张鲁便派其弟张卫,率万余汉中兵北上祁山,以援助马腾对抗曹操。
马腾父子在张鲁的协助下,兵势复振,遂是一面据住祁山险要,一面派人结连羌人,欲顽抗曹操的征伐。
当时间进入冬季,颜良与孙权的相持,达到最后阶段时,曹操也在祁山一线,与马腾、张鲁的联军形成对峙之势。
柴桑一线,正如颜良事先预测的那样,入冬之后,孙权开始为粮食所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