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得王佐之士(第2/3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尽管黄权同意借颜良之手,以灭张鲁,但却明确的表示反对给颜良借道。

    刘璋听罢,不禁眉头暗皱,“今永年出使归来,已经探明颜子义的虚实,他保证颜子义是诚心诚意与我们联合,你如此怀疑颜子义的诚意,未免有些太过多疑了吧。”

    被张松忽悠之后,刘璋对颜良的诚意是深信不疑。

    “张别驾只是一面之词,岂可轻信。属下却听闻那颜子义诡诈多端,其奸险之处,丝毫不逊于曹操,属下以为,主公万不可掉以轻心,轻信此人,倘若被属下不幸言重,到时益州便将大祸临头也。”

    黄权几乎用哭腔,向刘璋进谏。

    刘璋神色微微一动,似乎为黄权的进言说动了几分,隐隐也产生了几分隐忧。

    思索片刻,刘璋却又摇头道:“本府还是觉得你多虑了,就算颜子义真有歹意,就算我们失了三峡之险,但还有江州等诸路险关,又有精兵良将无数,又岂会挡不住他区区数万兵马的入侵。”

    刘璋显得很是自信。

    黄权心中却愈急,“我兵虽众,战斗力却很弱,颜军虽少,却皆是百战精锐。况且颜良用兵如神,连曹操、刘备和周瑜此等人杰,都非是他的敌手,更何况于我等蜀将,恳请主公万不可托大。”

    黄权自贬蜀将战斗力低下,刘璋听着就不高兴了,不悦道:“你也太小看我蜀中将士了,再说了,本府给颜子义的书信已发出,法正已率迎接的兵马出发,此时你让本府反悔,岂非是要陷本府于言而无信的境地。”

    刘璋素来自诩仁义,于信义之事看得极重,今这般一抱怨,黄权顿时便没辙了,这要是再劝下去,必会惹得刘璋恼怒。

    无计可施之下,黄权便道:“既是无法拒绝,那属下请出镇巴东郡,到时属下也可竭尽全力,为主公提防那颜良,纵使他有歹意,也叫他难以得逞。”

    黄权一番难缠,刘璋听得也烦了,便摆手不耐烦道:“罢了,罢了,你想外任就外任吧,本府就任命你为巴东太守,你即刻去赴任吧。”

    黄权精神一振,欲待再言时,刘璋已经颇不耐烦,扬长而去。

    看着刘璋离去的背影,黄权只能摇头一叹。

    ……

    荆益二州地跨千里,信使来来往往间,隆冬已过,江边的杨柳树间,已然抽出丝丝新绿。

    江陵城南的水营码头,颜良率领着大司马府的一众官吏,正翘首以望着西面。

    天水的近头,云帆渐现,一支船队顺流而至。

    水营中,数十艘的巡江船齐出,溯流而上,护送着那支来自于益州的船队,徐徐的驶入了水营。

    船行靠岸,那一艘旗舰上,当先走下的那名文士,形容冷峻,眉宇间毫不掩饰着丝丝的傲气。

    “来者,可是扶风法孝直否?”颜良笑着向着,高声问道。

    那文士举头望去,但见一名身如铁塔,形容威严,浑身上下散发着自信气势的男子走上前来,不禁为颜良的气态一震。

    “下官正是法正,见过颜大司马。”文士报上了名号。

    传说中的法正,终于就在眼前了,颜良看着这个一身冷峻的文士,心中一阵的感慨。

    曾经的历史上,若无法正的相助,刘备根本就拿下不益州,若无法正的献计,刘备也斩杀不了夏侯渊,夺取不了汉中。

    如果说诸葛亮助刘备窃取荆州,打下根基的话,那么法正就是一手将刘备的事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事实上,当庞统不幸陨落之后,法正就成了刘备行军打仗之谋主。

    而法正的英年早逝,也使得刘备夷陵一战失败,从此丧失了争夺天下的机会。

    倘若不是法正死的那么早,三分天下最后是否归晋,还真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