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零九章 揭你的伤疤(第2/3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孔明之计,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让我军钝兵于坚城之下,久攻不克,不得不退却,到那时刘备便能以逸待劳,趁机南攻。”

    两位重臣谋士,似乎一时都无计可施。

    众臣议论纷纷时,却唯有贾诩沉默不语。

    颜良将目光转向了贾诩,向他询求意见。

    贾诩沉吟片刻,说道:“据臣所闻,刘备在黎阳城中所屯之粮,足支半年,这是否意味着,无论黎阳城有多么坚固,关羽所能坚守的极限,也只不过是半年而已。”

    颜良心头微微一震,未等贾诩言尽,他已经听明白了意思。

    “文和,你的是意思,莫非是叫朕打一场持久战,一直围到关羽粮尽不成。”颜良问道。

    贾诩淡淡道:“刘备经营河北多年,我大军欲灭刘汉,非一朝一昔可以完成,臣以为,用半年的时间拿下黎阳重镇,打开通往邺城的大门,值了。”

    颜良不语,陷入了沉思。

    熟知历史的他,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诸般战例。

    当年袁绍灭公孙瓒,兵围易京,赤壁之战中,周瑜取江陵城,司马懿围襄平,平辽东,哪一场战役不是围城半年一年,方才能够功成。

    破城速战,自然是上之上策,但并非每一场战争都能如此完美,某些时候,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自也难以避免。

    “文和说得对,刘备是朕最后的大敌,这大耳贼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以为能用黎阳城耗光朕的耐心,那朕就偏偏要陪他耗下去,看看谁最先抓狂!”

    颜良决心已下,决毅与刘备打一场持久战。

    当天会商后,颜良便传下旨意,将黎阳城全面围困,不许一兵一卒,一车粮草运入城内。

    于是,颜良便留十万大军围城,另外十万大军,则于黎阳城北一线安营,以抵拒刘备从安阳方向的南援。

    当颜良兵围黎阳的同时,又下旨给青州的甘宁,以及河东的张辽徐,命他们加紧进攻汉国两翼,不给刘备任何喘息的时机。

    同时,颜良又命凌统率万余水军,从海上袭据刘备的沿海诸郡,让刘备昼夜不得安宁。

    当颜良决心围死黎阳时,一骑先行出城的信使,已带着陈群的密报,赶往了五十里外的安阳城。

    安阳城中,刘备正在设下小宴,庆祝刚刚收到的一个好消息。

    孙乾从辽东传来消息,他出使高句丽大获成功,高句丽王延忧已应刘备之请,率四万兵马进攻辽东郡,攻击楚国辽东军团后翼。

    此时的吕蒙正率军渡过辽东,向昌黎郡进发,闻知高句丽出兵入侵后,不得不率军回师,前去对付高句丽人。

    这也就意味着,幽州一线的威胁已大减,刘备可以集中全力来对付南面的楚军主力。

    “丞相这一计,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幽州之患,当真是妙极啊,来,朕敬丞相一杯。”欣慰的刘备,将酒杯高高举起。

    “陛下过奖了,臣只是略施小计而已。”诸葛亮也面露得意,将酒一饮而尽。

    几巡酒过,酒宴的气氛愈佳。

    此时的刘备精气焕发,已经在兴致勃勃的谈论着,颜良久攻黎阳不下,黯然退兵时他如何穷追不舍,大获全胜的畅想。

    正谈论高兴时,侍卫匆匆而入,将一道密报奉于了刘备。

    刘备看过那道密报后,一脸的笑容顿收,怒从心起,忍不住禁是猛一拍案。

    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鸦雀无声。

    诸葛亮见状,忙向诸臣摇了摇羽扇,诸臣赶紧识趣的告退。

    大堂中,很快就空无一人。

    这时,诸葛亮才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这么生气,莫非是黎阳方面出了什么事吗?”

    “还不是云长,他又败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