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五五章 掉以轻心(第1/3页)  锦衣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五五章(谢烨烁、但愿不书荒两位兄弟的月票。)

    宋楠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文安暴乱的消息,身为锦衣卫衙门的首脑,大明各地散布着数万锦衣卫缇骑,每日的消息如同雪片般汇集往京城之中,慢说是离京城只有数百里的霸州境内,便是数千里外的西南西北边陲,锦衣卫内部的消息传递系统也可在可数之日内将情报传递过来。

    一开始,宋楠也并未重视这个消息,锦衣卫衙门每天要收到各地汇总来的数千条情报消息,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民乱、旱涝、匪患等等方面的情报,实在不足为奇。近数月来,各地民乱的消息越来越多,颇有铺天盖地之势,宋楠关注的重点也不在暴乱本身上,而是积极分析于其发生的原因。

    随同情报一起送来的还有暴乱贼首的资料,文安县域虽无锦衣卫衙门存在,但相邻不远的霸州可是有锦衣卫千户所衙门的,所属的也是满员一千多人的锦衣卫旗校,每日数百旗校奔走于左近县域侦缉情报,文安县自然也在其中。

    锦衣卫早就对辖地中的官员、各行业的翘楚人物,乃至地面上的痞子头等等有了系统的造册统计,只要知道他们的性名,便可知其大致的资料。

    “刘六,真名刘宠,刘七,真名刘宸,皆文安县城东刘庄子人,二人自幼学武,善兵刃射箭,勇武过人。其父生七子一女,仅存刘宠刘宸两子并幼女刘月蓉;本务农,近年因流民弃田奔流,三五合而为盗匪,霸州府令各地县域整治清理,抓获流民惩治归田耕种,因刘氏兄弟悍勇,文安县遂聘刘氏兄弟为首数十人为赏金抓捕手,每日奔走县域高山树丛之间,行抓获盗跖匪徒流民归案之事。”

    短短的一段关于刘六刘七两兄弟的描述,宋楠基本上了解了这造反的两兄弟是什么人,原来这两兄弟原来也是种地的平民,只是因为身上有些功夫,平日里在乡间也有些名气,所以再被官府聘请为类似赏金猎人的角色,从事抓捕文安县境以及周边县境内的盗跖匪徒和脱离土地的啸聚流民之事。

    但是宋楠有些不明白,刘六刘七兄弟既然是官府组织的赏金猎人,实际上也属于官兵的范畴,理应跟官府关系密切才是,怎么会突然成了暴民的头目起来造反,当真有些让人费解。

    宋楠也没打算深究其中根源,数月来各地的消息汇总越来越让宋楠心中的一个担心变成现实,刘瑾的新政实行后的近两个月里,暴民作乱的次数高了数倍,显然有些不同寻常,要说这一切跟刘瑾的新政没有关系,宋楠是无论如何不信的。那个政策已经将很多濒临破产的百姓逼到了死路上,他们唯有逃离土地哪怕是去要饭也比干了一年活,最后还要欠东家大笔债务要好。

    而为了不让百姓逃离,刘瑾又下令采取如文安县的这种做法,派人当抓捕手四下抓捕逃离的百姓回来,可想而知矛盾激发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本来暴民作乱是有着巨大代价为约束的,谁都知道一旦作乱基本便无退路,被剿灭之后除死无他途,但在如此巨大的代价下,还是暴乱频发,显然是因为生计无着,左右是个死,故而铤而走险。

    以后世的话来说,群众基础实在太好了,不起来造反都对不住这么好的机会,很多贫瘠的州府遍地疮痍,就像是干透了的枯草,一点火苗便可燎原,想想都让人害怕。

    虽然宋楠能得出这个结论,但他却无法证明这一切都是和刘瑾的新政有关,这可不是随口便能说出的话,一旦将此事和新政联系起来,自己和刘瑾都将没有后路,必然是你死我活之局;而在目前情形下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说服正德站在自己一边。

    来自文安的第二波消息也在当日晚间被宋楠所得知,当知道一百多官兵全军覆没,宋楠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暴民敢做的事了。一般情况下,某地乱民生乱,官兵一旦赶到,暴民顿时作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