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3章 氤氲(第1/3页)  锦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了盼头,心里的浊气都排空了,瞬间觉得天大地大起来。

    身边的人一一被她分派出去理事了,独留她在庭院里,卿妆和卫应一并吃过中饭就掖着手站在廊庑下抬头望天,天不应景儿,扯了三两片乌沉沉的大云来将日头挡得严实。

    不大会到处都阴了,西府海棠下卧着对白腹锦鸡,大约觉察到大雨将至,抖抖尾巴跳挞着跑了。海棠仍旧花艳摇摇,幽姿淑态,卿妆看着眼馋,从螺钿屉里摸出把大金剪子直奔树下去了。

    可刚踩上逼仄的甬道就觉得氤氲的雨水飘然而来,等她提裙子到水榭上躲避,裙角上的银线玉兰被打湿了大簇,这么一衬颜色倒也好看,栩栩如生。

    文循捧着奏折匣子被青安请进门时,就见她蹲地上拿绺妆花缎并着绞了穿过鱼腮,那尾鱼比小臂还要长些,被拎起来仍然在活蹦乱跳地挣,在地上汪着一摊水。

    青安唬了一跳,赶忙上来接了,“奶奶,您做什么呐?”

    “左右也是闲着,雨势太大了,这鱼浮上来喘口气,就挨在这儿。”卿妆指指浮桥石墩,“正巧方才剪了根树枝,削尖了就把它插上来了,回头放缸子里过遍水去腥,等大人退热了下锅做汤。”

    青安忙不迭应了,边走边嘟囔,“池子里养的都是锦鲤,怎么能捞上来条鲫鱼,当真是成了精的?”

    文循是个读书人,好在跟着卫应许多年有处变不惊的本事,看着风华正茂的姑娘举根带血的尖树枝杀生害命的狰狞样,只是初来时的一瞬惊诧,平静了上前行礼还能说道两句:“给奶奶请安,奶奶好身手。”

    卿妆看着撕得面目全非的裙边,尴尬一笑,“兴之所至,让文先生见笑了!”

    文循忙道不敢,将手中的书匣往前递,“这是今儿的本子,虽不急但还是顶要紧的,大人若是好些,劳烦奶奶转呈。”

    这时节哪有一件是不要紧的,不过是宽慰的话罢了。

    卿妆接了匣子请他进花厅,天已经暗透了,她慢条斯理地点连枝灯上的蜡,不经意地地问道:“都说春雨贵如油,可是今冬的雪厚成灾,如今再这么连日下雨只怕更是难上难了。”

    文循也跟着叹气,“奶奶这话说的正是,邺京近郊的灾民数量连日骤增,顺天府尹亲自领皂隶刨坑埋尸;只天灾也就认了,还有场,神枢营的事儿刚消停没一日又出了岔子,朝堂上闹得简直不可开交。”

    卿妆吹了火折子转身来瞧他,“又是哪处走水了?”

    “走水倒罢了,是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出的事儿。”文循唉声叹气,“今儿早上陛下出宫视察顺天府尹埋尸,身先士卒刨个坑预备着用来的,结果里头埋了足有二三十具焦尸,模样都是十三四岁的男女孩子,有的还能看到刀剑棍伤惨不忍睹。”

    她手一顿,凝眉道:“可是哪家走失的孩子?”

    文循摇头,“呈报的多是流民,可坑里还有烧不尽的金银锭子,不似逃难的,就算是逃难的孩子也不该叫烧死。陛下龙颜大怒就严令西厂彻查,前儿孙都宪的案子未结这又出了桩怪的,朝堂上钦天监翻出年前太白经天的天象,含沙射影天下将乱,陛下一气儿回宫吐血不止。”

    卿妆心头一凛,直觉这事儿有异,喃喃道:“往日我唱过画龙点睛,写戏文的先生讲了玄武门之变的前后因果,不也是说头前有太白经天的天象警示,如今钦天监预测的又如何?”

    文循长长叹了口气,沉默半晌道:“正因没说出太白经天过哪州哪府更叫人惶惶,可如今天下安定不过四载,大人未交出卫家兵权,虽未有实据但保不齐有心人从中作梗。奶奶在同大人言语这事儿时得掂量轻重,大人如今不得露面,难免急切些,不利于病症。”

    她点头,试探道:“既然叫有心人惦记上了,避是避不开的,先生以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