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政治的结论(第1/4页)  请叫我威廉三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号外,号外,德皇威廉二世遇刺身亡!”

    1915年1月1日,与新年一道降临这个世界的,还有德意志帝国的统治者遇刺身亡的消息,在纽约、华盛顿,在维也纳、圣彼得堡,在伯明翰、罗马,早晨新鲜出炉的第一份报纸很快便被抢购一空,人们争先抢阅这一令世界震动的新闻。

    威廉二世的死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不同国家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预测和期望。

    “那个得了小儿麻痹症的战争狂终于死了!”英国首相劳合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而看到乔治五世那阴沉的面孔,他忽然想起来英王乔治、德皇威廉以及沙皇尼古拉是私交甚好的表兄弟,虽然他们的国家在战争中兵戎相见,但他们丝毫没有要置对方于死地的想法,当初沙皇坐舰遇难的时候威廉二世和乔治五世都曾表达过对尼古拉二世的哀思,尽管此刻英国已经被德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乔治五世心里却没有庆幸可言,更何况威廉二世死与不死,英帝国都成了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

    “但愿德皇的死能给世界带来和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时间表达了他的期许,不过他并不是真的和平主义者,只是德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速度令他和多数美国政治家感到恐惧,那个庞大的军事帝国绝不会满足于一个英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都将纳入德国人的口袋。

    “死了?”圣彼得堡的新皇宫里,沙皇阿格列尼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在思考德皇死后会给俄德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毕竟此时俄国是以随从国的姿态加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势力。大战爆发5个月以来,内外战争都让俄国的元气大损,加上尼古拉时代俄国对外战争的不断失利,尽管俄国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仍旧庞大,但帝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阿格列尼所需要做的不仅是巩固皇位,还要对内平定、对外重树形象,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与德国保持亲密关系在新沙皇看来是非常必要的。

    “什么?真是难以置信!”在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年迈的约瑟夫皇帝除了吃惊还是吃惊,5个多月之前,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给这个国家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除了可怕的战争之外,约瑟夫也失去了帝国唯一的继承人,“遇刺身亡”这几个字对于一条腿已经踏入棺材的奥匈帝国皇帝来说简直就是魔鬼的代名词。皇帝深感自己时日无多,帝国的继承问题才是他最放心不下的。

    “德国军队还在进攻吗?我们请求停战谈判吧!”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在召见内阁时哀叹道,意大利也是新年到来之时为数不多仍处于战火之下的国家,同盟国联军仍在向罗马挺进,就在这个早晨,德奥投入近40万军队开始对博洛尼亚防线发动猛攻,意大利虽然还拥有数量可观的军队,但官兵的士气已经非常低落了。

    “是谁,胆敢惹怒那只恐怖的巨兽?”

    身处中立、持观望态度的人最想知道的还是谁将为这次刺杀事件负责,虽然此时德国尚未公布皇位继承者,但德皇遇刺事件绝对不会轻易结束,奥匈帝国的皇储遇刺引发了世界大战,德皇的死将带来什么,人们在心底感到不安。

    不久之前率领舰队与美国海军“擦肩而过”、此时刚刚回到塔希提港的东乡平八郎大将也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东乡更加关注的是新皇帝领导下的德国对美、日两国的态度。几天前,在太平洋东部遭遇的日本舰队和美国舰队虽然没有发生火并,但以东乡为首的日本海军将领们深深感受到这个大洋另一支强大海军的实力。在日本1、2舰队组成的联合舰队面前,美国太平洋舰队各主力战舰的吨位、火力、航速丝毫不落下风,在数量上,太平洋舰队与大西洋舰队主力会合之后,美国人的战舰几乎是东乡手中战舰的2倍。

    站在“三笠”号舰桥上的东乡默默看着港湾里的日本战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