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村,他就跟村里的几个人说了钱万贯的事情。众人意见与他相同,然而东拼西凑也只有十九两银子。杨双崔惆怅不已,只好连夜把家里稍微看得过去的东西都当了,可依旧不够。
第二天,他硬着头皮出门,却见众人都拿着几个铜钱在等他,便知昨晚众人与他一样,当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感动不已。来见王二子,他说自己本想孝敬二十两的,可村里人也感念钱万贯的大恩,凑齐了一贯钱。
王二子:杨兄,那你也凑个整嘛。
杨双崔(傻掉了):啊?
王二子:额……哥哥是说下次送来也不迟,对吧?哈哈……(杨双崔叫苦不绝)
周家祖宅,极为安静,也很宽敞,平时没什么人敢来,只有周家的家丁守着,此时都听王二子的命令。二人来时,就直接去看钱万贯了。
因为与周家是一体同宗的关系,钱万贯倒是不像被软禁的样子,在里面可以随意走动,只有不出门就好。可因为袁漾刚被害,他动都懒得动,就躺着晒太阳。
王二子:老爷,有人来看您了。
钱万贯:哦,二麻子可以滚了吗?(王二子灰溜溜走了)
杨双崔:钱庄主,小人是五哥的跟班小杨,您可记得?
钱万贯(顿时来了精神):当然记得,当日还不是你帮衬着,钱某如何能把宴席安排的井井有条?
杨双崔:那是钱庄主在前,小人和杨家村的人感恩戴德一辈子啊!
钱万贯:那都陈年旧事了,现在钱某自己都自身难保,可帮不了什么了。
杨双崔(施礼,轻言轻语):钱庄主放心,小人一定想办法救您出去。
钱万贯(大喜):只是二麻子一直守着。
杨双崔:虽然有点难,但这个不是问题,只是我们杨家村真的没钱孝敬他了。
钱万贯:该死的二子,都敢收老百姓的钱了。
杨双崔:没有办法,他现在看守在这里。小人看您一趟,得二十两银子。
钱万贯(会意):银子不是问题,钱某有的是。(掏出一张银票,就是一千两)只要能出去,我一定杀了他,为小袁报仇。
随后,杨双崔说了自己的办法,见钱万贯深以为是,便去准备了。一连几日,杨双崔都来看钱万贯,而且每次都多带一人。王二子看不下去了,也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便定下了一人二十两的规矩。
杨双崔:钱庄主也不过销了杨家村一千来两的账。大管家要是这个样子,小人可就赔本了。
王二子(偷笑):话可不能这么说。当时,他钱万贯是免了你们一千多两。但从长远看,杨兄以后就不用交地租了。这笔买卖很划算,你们赚了。再者说,杨兄是最讲义气的,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孤零零死了,对不对?
杨双崔(该死,你是钱庄主的表亲,你的义气到哪里去了,叹气):算了,小人还有点钱,也没几天了,就送佛送到西。
王二子(大笑):杨兄果然是明白人!
……
然而,周家祖孙一直在密室里看着,这一切已是一目了然。
周敦颐(担心):祖父,这十爷迟早要被那个姓杨的救走,我们是不是该做点防范?
周族长:大可不必,把十爷救走更好,省得连累我们周家。
周敦颐:为何?
周族长:从长安到洛阳,再到川蜀,直到现在的老城,孙儿知道为何我们周氏一族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吗?(周敦颐疑惑)那是因为一旦遇到有伤本族之事,我们的先烈们都绝不越雷池一步。
周敦颐:孙儿记下了。
周族长:好。记住,万一杨家村的人真把十爷给救走了,我们还是要追一追的。戚家堡也不是那么好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