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章 我没有耐心!(第3/4页)  宋时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说地没错,塞尔柱商路打通后,我们宋商多了一种选择,今后商队可以选择通过阿拉伯路线,也可以选择通过塞尔柱路线,假借陴路支王子的商队的名义,前往地中海。

    阿拉伯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能力,如果他不想两面开战,现阶段就不得不放弃垄断,允许我们的商船与战船在这片大海纵横。所以,我们的初期战略目的已经达到。

    你说的对,经营塞尔柱商路,至少需要花两三年地时间,等到陴路支王子借助商贸的利润强大起来,或者他能够争夺到王位,那么我们宋国的商队就更稳妥了,而经营这一切需要时间。

    如果我们这时过于急切,去触怒阿拉伯那头巨兽,而陴路支王子缺少支持,在王位争夺战中败了,我们反而要重新努力,那又是另一场战争……”

    赵兴想到这,嗖的站起来:“我决定了,此地留一百个士兵驻守,其他的商队全部打包回国。被俘的那些国王……通知陴路支王子,让他去接收那些人的土地,等陴路支王子完成这些工作后,落井下石的罪民归他,而我们刚好仁慈地收留那些走投无路地国王,押送他们回宋国,送给官家做玩伴,也顺便炫耀我们的功绩。”

    陈不群咧嘴一笑:“老师,你真……厉害,那些人大部分已经付过赎金,你拿了他们地赎金,连人都不放,这合适吗?”

    赵兴耻笑说:“不群,你泡了一个阿拉伯小妹妹,连思想都阿拉伯化了,他们是我们的敌人,至少是曾经的敌人,我们何必可怜自己的敌人呢?”

    陈不群嘿嘿笑着,他马上说:“老师,我这就去通知辛巴达,让他与王子沟通……说到辛巴达,老师这个人是否也要带回国内?”

    赵兴摆手:“留他在这里,等这里稳定了,再带他回国……至于他的孙女。你可以带走,我给你留足舱位。”

    大宋国内,赵兴去海外一去不回,朝堂内的争斗越发明显,韩忠彦与曾布双双被赶出去后,蔡京逐渐上位,他勾结太监,形势越来越无所顾忌。此时。苏辙已经年老,范锷已经重病,新一代的大臣多数是在党争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习惯了顺从,结果,等于变相纵容了蔡京的作为。

    有蔡京在,再加上小皇帝地有意袒护,御史们担心遭到赵挺之同样的待遇。也不敢轻易弹劾赵兴,结果赵兴这个大宋国的官,就这样打着巡视的名义,在海外不见踪影。

    自四月以来,赵兴的消息终于传送回国了。络绎不绝的大宋海商满载而归。他们在杭州登岸,直接在杭州市舶司注册,同时带给了宋商赵兴打通南洋商路的消息,这个消息用一船船巨量的南洋货物做注解。一时之间,大宋动荡起来,国民似乎都有点九十年代全民皆商地状态。

    宋商返回后不久,南洋事务局的战船也到了,财大气粗的南洋事务局一口气定购了三百艘千吨战船,这些战船一部分紧急驶向陴路支,加入到搬运战利品的行列,另一部分则开始在杭州整合。

    紧接着。从陴路支返回的战船也抵达了,这些战船卸空了货物后,立即把那些空船面向民间发售——安装了大炮的武装商船,原先船上的那些水手则整体搬上新战舰,又急急忙忙的开往南海洋。至于那些战利品,被转送上运河船后,陆续送到了京城,大宋官员被堆积如山地银币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小皇帝则兴奋满脸红光。

    “这个赵离人。简直是搂钱的耙子”。新任左仆射张商英抓了一把波斯银币,听着银币叮叮当当的掉落在钱堆上。情不自禁的赞赏。

    此刻,正值中午。皇宫内地各级官员正在享受朝廷提供的免费午餐。资政堂内,几名士兵正打开圆木桶,往资政堂的地面倾倒着银币,那些银币在地面上堆了半人高,银亮亮的金属钱币在阳光下晃人眼睛。

    由于赵兴发起地革新,瓷砖已成了宋朝百姓人家的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