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阶之修在于人皇(第2/4页)  人道天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礼,而礼重必伤仁——圣人之法,随世而移,这实是不二法门。

    可惜的是,地球上,当年三千年之大变时,无数人就不明白这点,彻底抛弃自己秩序,引进外来秩序,以至于三十年中,再无根基可从,华夏之子,竟有千千万万,拜于夷神而从十戒,或称大爱,从这点上说,已是罪过。

    圣人之法,随世而移,无执心无不执心,是以圣人无己。

    方信自然不会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来说孝悌甚至忠恕的不是,如在此时而说,这不是功德,这是大罪。

    洞察这点原理,随口之话,自然深得张卓赞许,不时赞之,心中越发看重。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方信见得他虽然兴致勃勃,到底已经年老,当下就停口不说,并且告退出去。

    既找到了夏语冰,又进一步理解人道,方信心情很好,面带笑容,自觉身上一尺白光,又清清了半分,而顶上那颗世界珠,又凝实了半分。

    世人说道心,不过庸碌。

    何为道心,是万世之道为心,如此才能永恒,并且随世而移,从这点上说,所谓道心为七情六欲所迷,不为究竟,不为其真——能乱者,非道心也!

    “已经把信息传递了过去,唤醒三世之法,我也略有心得,不过以前没有作过,那就让帝国方面自己来带她回去,想必他们也有自己一套的方法。”骑着驴,走在街道上,方信思考着:“至于考不考秀才,这已经无所谓了,考取了,在这个世界上,更容易活动走走,接触更高的人而已,考不取,这片苍茫天地,还真能拘束于我不成?”

    大夏之时,午后的阳光炽热,街道人人避之,在屋檐下走,个个汗流浃背,而方信独在太阳下行之,点点日光,在他眼中,却似光子之海,落在身上,徐徐为之吸取,身上半点汗珠也没有。

    骑驴而行,对着那些新来的监督人员,他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却是望也不望。

    汝等,吾知之,又何足论之!

    就是这骑驴而行,方信思潮如涌,对人道进一步深入思考。

    前世地球上的转变姑且不论。

    这个世界的主世界,实是走了藩国和殖民地的路子。

    文明自唐而兴,对外大举扩张和殖民,道教和儒教的完善改革,使之华夏凝聚力提高,大举入侵亚洲甚至欧洲部分的结果,使华夏传统范围之外,出现了大批汉族占统治地位的汉化地区。

    由于技术和交通的极限,帝国中央无法直接掌控那些遥远万里之外的汉化地区,不得不立贵族和藩国。

    以此,奠定了万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更是创造了强大的贵族和商人阶级(遥远地区不得不以商为路),等时机成熟时,气运而出如星如斗的人才,君主立宪,民主思想,贵族议会,因此诞生。

    这已经证明是有效的道路,但是在方信眼中,还是觉得有些遗憾——这实是半中半西的道路。

    而现在这种世界,并无东南亚和欧洲可殖民,那华夏自己,能不能凤凰再生呢?

    要怎样才能让汉家文明光耀千秋,要自己能再生并且进化。

    地球上超前的一千年历史知识,没有任何答案。

    这个主世界的文明,也只能说部分借鉴,相信就算有着无数穿越者,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还是处于茫茫的黑暗之中,不知道路到底在何方。

    “摸着石头过河”也算是良策,却是不得已而为之,非是上策。

    地球上,有宋说经济,有明说内阁,都是万千有志之士,以及历史背后伟大力量的推动,可是无一都失败了。

    宋朝经济世界第一,世界贸易也是第一,不比英国工业革命时逊色。

    封建文明和儒家已经发展到了顶点,明朝时,更有着内阁政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