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章 点燃风暴(第1/3页)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列客车正轰鸣着在万物复苏生长的八桂大地上,列车色优美,但是乘坐在车厢内,包孝然却毫无心思观看,他的脑子里尽是这几天来所遇见的事与人,各种片段就象是放电影一样不断的在他的脑海中回放着。

    “老师,你看我们这次前去参加国内的文化会议,您的观点是否能得到重视呢?”坐在包孝然对面的三个人中有一位续着胡须身穿长衫的老者,老者从着装、体貌上一看便知道是一位读书人,而且应该是那些老学究,对于这样的人,在国内还是受到一定尊敬的。刚才的问话是他身边右边的学生提出来的。

    “难啊……这段国学和他一众幕僚一直在学术教育上轻文重理,你看下他们这里大学内的各个科系,文学历史类的学生不到一成。凭心而论,我对他便重教育人的做法是很有好感的,但是我对他轻文重理却非常反感,这样放任下去,不出两代人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将失去地位,无人传承下去。”老学者枯老的手在手杖上重重的击打了几下。

    “老师言重了吧,现在国家需要大量的生产建设,各种行业需要大量的数理类人才,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尽快追赶世界列强而需要的啊。”三人成行的座位上左边的那位学生轻轻的提醒着老师现实的真实情况。

    “子牧,你说的为师理解,可这差距比例也太过于悬殊。而且现在地教育制度也需要改改了,不能任由着学生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读书是先教学生如何做人,在育学生品行和知识。”

    “就是,你看,现在的学校放任学生自我选择学业,这屁大点的孩子他们懂什么啊,这老师天天在讲台上宣扬着数理类对国家兴亡地道义,这孩子们都纷纷跑去学理科了。”左边的学生适时的发言打击着右边叫子牧的学生。

    “难道不是吗,同蓦,中国古代轻工贬理的历史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你还想第三次鸦片战争再一次打到我们国家的土地上吗?给你个问题,轮船的明轮为什么不如螺旋浆式效率更高?”子牧毫不客气的立即反击回去。

    “少拿这些东西来蒙人,学过后也就发现就那么回事,根本没有什么难地,这些就是段氏之流拿来蒙人和鼓吹数理为尊的说辞。”同蓦同样反击着子牧。

    “啊……现在你是学会了讲究点科学了,在新学里学了四年,你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在我看来,你这是吃饱了就骂厨子,念完经就打和尚。”子牧讥讽着同蓦忘恩负义地行为。

    “你……”文人好面子,被子牧这么一讥讽同蓦这脸上可挂不住了,张口就要反驳回去。

    “子牧,我知道你和同蓦在这四年新学中产生了不同的分歧,不过就为师看来,新学这样做虽然有着他急功近利的速成弥补,也有着未来的深远可怕不足。你看看,原西南在新学培育出来的理工类人才遍地都是,但是二十年后,我们国家就没有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你再仔细看看,现在各种学科的学术论文还有新发明、新创举是越来越多,可是在文学思想上,原西南这些学校中走出一个文学奇才和大家吗?没有,他们更多的精力和心思都已经放到了研究新产品,研究新事物上去了,在物质上他们是充裕而又饱满的,但是在精神上他们是空虚地。”老师适时的制止住了两位学生即将展开的口水战,语重心长的向两位学生说到,不过话语中有些偏向同蓦。

    “老师,您说的这个我明白,现在文人越来越少,这对我们文化的传承的确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举措。但是老师您也跟我说过,我们虽然看到了李白杜甫这些文学大家那千古流芳的作品,但也看到了他们从学童时期花费了二十多载对他人作品的模仿和学习,他们用了二、三十年地时光才得以如此成就。可是现在不能和古时候相比,就是连四十年前老师所学到的知识都不能和现在相比。”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