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七章 针头线脑(第2/3页)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起敬。“长忠,你平时在家里做饭吗?”段国学突然询问起这个问题。

    “没有,都是我家婆娘做饭的,总指挥问这个问题做什么?”

    “嘿嘿,你来看看这个。”段国学将包裹中的几张纸递给李长忠。

    “这里面记录了一些国家生产出来的铁锅和钢精锅的使用情况,看出来什么了吗?。

    “没!没看出来什么?”虽然在警卫工作上李长忠是一把好手,但是像这样的事情他接触的并不多,因此在各种数据中,李长忠并没有发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现在冲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些产品的主流生产手段,你看看,向我们目前使用的铝盆铁盆,还有烧水用的钢精锅,这些产品大多都凡旧压机一次冲压成形生产出来的,不仅效率高而且次品嶂一,小川同时极大的降低了使用金属材料,薄薄的铁皮所生产出来的锅碗瓢盆不仅轻便而且还降低了材料成本,老百姓也愿意购买这样的产品回去使用。但是问题也就出来了。”

    段国学翻开资料中的一些照片交给李长忠,指着照片中画圈的地方继续给他讲解着一些他所不能理解的东西。

    “如果原材料,也就是这些钢铁、铝锁中由于生产工艺不过关,产品里面出现了气泡或者是杂质较多或者较大,那么这些薄薄的铁皮中就会很容易出现沙眼。一个盛水的器皿如果出现了沙眼,你说还能用吗?”

    “我明白了,总指挥这是在变相的考验检查着我们基础工业的一些东西。怪不得以前我没参军前,我还能经常看到那些补锅补盆的人挑着家伙什在各今生活院子里吆喝补东西,而现在这些人已经很少能再看到了,最多也就是存在于各个菜市里,原来这里面还有着这么一层道理在里面。感情是因为产品质量的提高,断了他们的财路了!”李长忠也不笨,很快的便从记忆中提取出了曾经的记忆和现在比对。

    “明白我这么做的用意了吧,别小看这些东西,我们能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并不是就这么轻易的能生产出来的,没有炼钢厂扎实的生产,没有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过程中那复杂而又繁琐严格的监管,粗制滥造出来的东西根本就不能支撑这样先进的产品。我们的产品为什么能能加坚固经久耐用,为什么从一颗螺丝到整个舰船都需要严格的把关,没有这样从基础作起的实力,一颗螺丝有的时候就可以让你整艘船趴窝在海面上!”段国学将手头上的资料给放进自己的书柜中,而桌面上的实验机器,段国学则快速的拆卸分解成一个个的零件装回到箱子中去。

    “那总指挥,您认为我们的工业发展还和世界列强有多大的差距呢?”李长忠帮助着段国学收拾好东西。

    “总体差距还是有的,现在在产量上是最大的差距,特别是优质钢材的产量上,我们还有着巨大的缺口,而正是这些优质钢材,我们很多坦克、潜艇都需要这些高硬度的钢材,还有那些特种合金钢材,更是一个巨大的缺口,如果能填补这个缺口,我们的各项实力将得到最大的提高“那要做到这样的提高,我们还欠缺什备呢?。

    “很多,从工厂、治炼设备、选矿,再到高素质的生产工人,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和不足都会降低产品的质量,这样的提高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项目提高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多少人,多少时间从头做起,就像这些针头线脑那样,需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真切切的提高着我们的工业实力。很多事情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也需要着长时间的积淀,特别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的培养,这个是最需要时间来培养,就和我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有足够的产业工人,那我就有着足够的人才来充实提高着我们工业素质,二十多年的苦心建设。从工厂到设备,从一点一滴的做起,没有时间的积淀,要想完成这样庞大的工业建设以及提高“我明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