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正的撒手不理,那我们也会选择硬凑人口的!现在既然中央有那么一点表态,那当然是最值得高兴的了!呵呵!”说到这,杨荣松停顿了一下,才又说道:“只是,小陈啊!你那个坏毛病还真得改改了,不是每次都那么好运,万一得罪了什么人,有你好受的!”
“哎呀!老杨!这么开心的时候,咱就别说这些了!走!咱去市委招待所吃点喝点去,就当是庆祝!哈哈!有这个政策支持,万宁明天肯定会更好!”陈兆军一转眼便把话题扯开了。
“你这小子!”杨荣松笑着点了点头,又对着陈兆军摇了摇头叹道。
果然,万宁市大张旗鼓的扩张行为并没有引起省纪委及中纪委的重视。就算是在有人举报的情况下,也不了了之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得到了中央的意见,陈兆军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马上便联合万宁市市委下达了这个政策——万宁市农村户口拥有转城市户口的权利,而外来打工人员,大专学历一下的,需要与到万宁投资的企业签订七年及以上的劳动协议,才能够获得万宁市城市户口,而大专学历以上的,则需要签订五年及以上的劳动协议,才能够城市户口。
仅仅是一天多的时间,境外各大媒体便对此大篇幅地进行着报道。各个媒体都分别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评述、分析,试图找出这件事的起因以及可能起到的效果来。反正,不管自己怎么写,万宁市都是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重点。
对于这件事,有的媒体因为陈兆军可能要上调至中央当部长的事件余热未尽,因此便将增加万宁市外来人口这件事当成是稳定万宁的一项政策来看,并从中分析中种种对万宁有利的结果出来。这样的媒体占了大多数,而且它们分析出来的结果,也跟陈兆军所分析出来的差不多。还有的媒体则将这件事当成是万宁辉煌之路上的另一个台阶,对于陈兆军是否要上调中央只字不提。他们也同样系统地分析出种种对万宁有利的结果出来,结果也跟陈兆军离开万宁那样,差不多。不过,他们认为,以后陈兆军还会为万宁市谋取更多更大的福利来。有的媒体则另辟蹊径,选择了分析万宁市农民以及外来人的生活来,并将这些人之前以及目前甚至以后的生活进行着对比……
没用多少天的时间,万宁市所有本地以及外来打工的人都从各种消息途径获知了这个消息。对于这个消息,万宁市的民众反应如意料之中那样,就是狂热!万宁市这两年来的发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虽然现在媒体传出万宁市的陈市长很有可能上调至中央,但是这对于万宁市本地的农民来说,根本一点影响都没有,本身就是农村户口,换成城市户口有何不好?再怎么差,也比农村户口好吧?而对于那些外来的打工者,或许有些影响。至少,有一部分人还在考虑当中。但是,有一部分人并不代表绝大多数,只要有一部分人狂热就行了。当一股风盛行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己了!除此之外,为万宁这个政策狂热的还有那些本身不在万宁的高素质人才,或者说他们是因为这个狂热流的带动而关注万宁。总之,不管怎么样,万宁这次人口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并且由此而带出了不少留驻万宁的高素质人才。
如陈兆军所愿,这条政策的下达,给他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契机。彻底说服那些投资商们,有了这个契机之后,他的说服计划终于彻底完美了!
在万宁市民众们普遍反应激烈,狂热的期间,陈兆军很适时地召集了所有来到万宁市投资的投资商们,以万宁市市长的名义,召开了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的大多数内容,陈兆军在私底下已经劝说过这帮投资商们了,现在重提只不过是加深一下印象以及告知那些没有听过的人。而最重要的,还是陈兆军在会议期间提到的那两点。
首先,陈兆军先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