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五章 土地政策(第1/3页)  时光之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土地政策

    叶韬没有和单则英多纠缠价格的问题,他将土地收购价格提高了一成,随后在支付方式上动了下脑筋。碰巧借钱给单则英的是九州商社的一个比较基层的成员,他就将单则英手里的债务加上利息接了下来,作为付款的一部分。而他同时体谅单则英想要让单家开始进行一些粮食和粮产品之外的生意的心情,将一部分款项转化为对九州商社和七海商社一些会员商社的订货。对于叶韬来说,这实际上是对单则英的延期付款,毕竟运河总督府手头能够支配的资金实在不足以让几乎运河的所有分段同时开工。但是,对于单则英来说,这却是个巨大的机会。他从来没想到,通过叶韬他居然能够和九州商社、七海商社里的那些大商人们搭上线。对他这个生意场上的菜鸟来说,这样的机会比起在田产上挣钱更难得。

    这么大宗的土地交易和单则英忽然之间的态度转变不能不引起当地富户和大地主们的关注。但单则英这样的超级大地主的缴械投降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一方面,一部分中小地主纷纷前来试探总督府对于土地田产的政策到底是怎么样的。

    虽然对之前地主们相互串联的事情还是有些不满,但叶韬还是主持了一次运河工程的说明大会。在大会上,他开宗明义地说了朝廷拨款对于涉及到的田产的收购方法,以及在收购价格上遵循的原则。当听到土地一律按照合理价格进行收购,哪怕是河道边上,会在工程中受影响的田产,也都会给予一定补偿,依附在土地上的百姓和各家族的佃户,在工程中将被优先招募。以补充徭役制度征发民夫的不足。这部分雇佣费用,比起这些百姓、佃户种田地收入还会高出不少,在工程结束之后,这些人中间学到石工木工技术的将被妥善安置,而其余人等则将和各家族协调安置方法。

    除了这些基本的信息之外,叶韬还找来了东平的几位大商人和户部、工部的官员来向大家介绍一旦运河修建完成,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将集聚起多大的物流人流。将带来多少商机。

    这种说明会从形式上来说已经很接近于叶韬印象里很多大型工程的说明会了,只是由于条件所限,在溯风镇可没有办法像在丹阳地弈战楼讲解大厅里那样用投影仪来表现大量的图表。

    土地的问题一解决,总督府大量的工作就可以展开了,涉及到的大批的土地田产需要评估、定价、定约转让、支付、接收,原先土地上劳作的百姓,也迅速被组织起来。年轻力壮的先开始在预定河道边上修建工棚,平整出堆料场。壮年妇女则可以承担一些做饭和浣洗之类地辅助工作。也能有一份工钱。至于年老体弱的,则分片安置在附近的村落里。为数不少的孩子,却被集中到溯风镇,在溯风镇临时蒙学中识字,学习基本的算术。

    叶韬只是给所有地文书工作定出了合理的流程。制定了各部门协调的准则就开始闲了下来。整个运河工程被分成了总共二十二个工段,分段开始施工。由于运河主要航段都处于清洛平原上,船闸之类的工程需要很少,而在组织大量人力进行基础地土石方工作。有着数十年治理河道经验的石秀可要比他老到得太多了。叶韬一点也没有贪恋发号施令的权威感,几乎将全部权力放给了原本大家都当作是闲职的石秀副总督去指挥。石秀虽然累了个半死,但却明白这么一来,从倡议运河一直到将运河凿成,这个奇特的运河体系,他的功劳可就占全了。虽然他并没有将来进入东平决策中枢的野心,从不认为自己有宰辅之才,可他却能青史留名。对于他这样的官员来说。这是最好地褒奖。

    而叶韬,则坏笑着绘出了溯风镇扩建成为城的大致的设计图。现在的叶韬,自然不用像几年前刚开始带着叶氏工坊和戴越阁的施工队造园的时候那样将所有设计工作一手揽下。这几年里,戴越阁手下的施工队从一支增加到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