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看一步得了。
而此时,郭嘉向刘明建议道:“主公,这糜氏兄弟,确都是精通内政,有治国之才,可勘大用,现在他们兄弟,又献此《吕氏春秋》之宝书,可丰我幽州之藏书,扩我幽州治国之思路,实乃对我幽州,立有大功。主公可任子仲为东曹掾,子方为东曹属。”
刘明听的一愣,没想到郭嘉竟对这个糜氏兄弟如此重视,竟然推荐他们当的官职,比那立了不少功劳的苏双还高。这《吕氏春秋》就这么的有用吗?刘明不禁有些迟疑的问道:“奉孝,这糜氏兄弟虽献宝有功,也是才华过人,可他们初来乍到,就任职在苏公曹之上,你看这合适否?”
还没待郭嘉答话,刘明的老岳丈蔡邕,一听感情这糜氏兄弟献的宝贝,竟然是《吕氏春秋》,惊叫一声说道:“贤婿大人,原来这糜氏兄弟献的宝贝竟然是《吕氏春秋》,如此说来,那任子仲为东曹掾,一点都不为之过。要知道这乃是先人之宝书,乃是无价之宝,苏公曹不过是为我幽州多挣一点财帛罢了,这点金钱,对我们幽州来说,有它无多,无它不少,君子轻财而重义,这等的经义至宝,岂是区区金钱可比的。”
蔡邕的一席话,说得在座之人无不认同。当然了,武将除外,可武将也不愿显得自己是一个重视金钱,胜于圣贤之书的人,当然也就不吱声,不反对了。
刘明一个大伙的意思,还真没什么好说得,这可能就是自己当初在现代那会儿,自己的那几个游戏迷哥们常说得那句‘《吕氏春秋》政治力+7,贡献度+500吧。’
于是,糜竺、糜芳俩个兄弟的官职,也就这么的订了下来。刘明宣布公事已毕,等下为糜氏兄弟的加入,摆酒祝贺。可刘明刚说完,那蔡邕已是迫不及待的向糜竺问道:“子仲,你所献上的《吕氏春秋》现存放在哪里?我可代大人前去领取。”
糜竺感刚才蔡邕的美言之恩,又从刚才蔡邕的说话之中,知道蔡邕是主公刘明的岳丈大人,当下不敢怠慢的说道:“回大人,我兄弟二人所献的宝书,已经带来了,到不劳大人去取了。”
蔡邕有些惊讶的问道:“子仲,《吕氏春秋》著作浩大,非十几车不能运来。你是如何携带的?”
糜竺见蔡邕如此问,想错了方向的说道:“回大人。确如大人之所见,这《吕氏春秋》原文浩大,我祖为收集此书,历时两世,藏书两库,如需搬运,非十几车,不能尽之。但我等兄弟在刘太尉大人造纸之时,就已经命人把全部的竹书,木简,抄录成册,现在我们都已带来,以便刘大人观看,至于原书,我兄弟二人回去,即命人焚之,保证此书只在刘太尉大人这里独有一份。”
蔡邕一听,慌忙拦道:“烧不得,烧不得。前人之心血,那能付之一炬。此书应多加抄录以供世人分享,哪能反倒毁去原著呢?”
糜竺躬身说道:“谢大人教诲,竺知错了。”
蔡邕笑着点了点头,转首又对刘明说道:“贤婿大人,这《吕氏春秋》可否借老夫,抄录一番?”
刘明对此倒不怎么在意,既然蔡邕乐意抄,给他抄就是了,如果自己的小琰琰,因为她父亲得偿心愿,而高兴的话,那对她怀孕的心情是大有好处的。于是,刘明就点头同意了,并随口说道:“只要岳丈大人高兴,尽管取去无妨。”
可刘明这么一说,旁边的郭嘉和杨军见刘明这么的好说话,不由得都对这本《吕氏春秋》有点心痒了。
杨军抢先说道:“主公,这一套的《吕氏春秋》蔡大人也无法同时抄录,是不是老朽也可借阅部分,进行抄录?”
刘明听杨军说得也有道理,既然蔡邕也不可能一次全都抄了,而且这杨军老头又喜欢,那叫杨军也抄上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刘明刚惦着同意,还没来得及说。那郭嘉也开口言道:“主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