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二十三回 始末(第1/3页)  无奈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三回 始末

    “胡说!”随着一声断喝,群臣之中,猛地站出一人,怒骂道:“祸国之言,也敢妖言惑众!敢请我主力斩此奸僚,以示正听!”

    张松等人用目一看,就是一皱眉。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西阆中巴人,姓黄,名权,字公衡,现为刘璋府下主簿。张松等人太了解这个黄权了。这个人为官也不贪婪,只是太尽忠职守,终于本职工作了。说白了就是一个宁驴。张松等人原本认为,只要刘璋心思活动了,点头答应了,这个人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可谁想到,就这样,这个家伙竟然还不满意,还站出来指手画脚。

    张松一使眼色,孟达当即站出说道:“黄主薄,话可不能乱说。大人奉天子之召,乃是顺天应命。难道你还要准备鼓动大人谋反不成?我看你这才是妖言惑众!要坑害大人性命。须知,大人一旦抗旨,且不说天兵顷刻即至,只是那新任的刺史吴侯,就不是咱们可以当得了的。那吴侯先父,绰号:“江东猛虎’,吴侯之兄,绰号:“小霸王’。他父兄两代,纵横天下无敌,世皆知之,他们所练之兵,皆虎狼之士。今至吴侯已三代,江南人士多感其恩,可谓根基深厚。他若奉天命,举兵伐逆,我蜀中何人可挡?况且,那汉中张鲁,与大人有深仇,即使无事,还时时窥视咱们蜀中,若是有人来袭,焉能不趁机兴兵?到那时我蜀中腹背受敌,大人何以处?恐那时,不仅大人要身首异处,还要落得个叛逆之名,连累了列祖列宗。”

    刘璋一听,深以为然。

    刘璋本人可是没有打过大仗的,刘璋可没信心同时与两个敌人作战,光是一个张鲁,就够他头疼的了,这么多年,不仅没把张鲁打下来,还被张鲁给隐隐压制了,实在是令刘璋对自己手中的兵力没信心了。尤其是黄权这个人,平常就是非常的忠于职守,多有建言。而他那些建言,无非就是在这个乱世,要强兵厉武。这就与性本温和良善的刘璋天性相拧,再加上黄权这个人的外表又是一本正,什么时候都是板着一张脸,跟谁都歉他钱似的。说起话来也是忠言逆耳,故此,向来就不得刘璋所喜。如今,这刘璋当然认为张松,法正,孟达这些素有贤名的心腹所说的话,才是想着他的金玉良言了。

    刘璋当即斥责黄权说道:“休要多言,我刘氏子孙,乃皇亲贵戚,岂可抗旨?”

    “主上,当今天下人皆知,如今朝廷,先为董卓所把持,后为曹操所操控,当今天子之言,无非是权臣之语。如此乱命,主公何必理之?若应之,岂不中了权臣之意,害了刘氏之基业。何况,老主打下的这片大好基业,花费了多少心血,主上将之与人,九泉之下,何以见老主之面?”黄权再次恳切地陈词道。

    刘璋一愣。张松开口说道:“大人,老主在世之时,也是奉天应命。如今您顺应天命,与老主之意并不违。且,若不应,刀兵战乱,顷刻即至,那时节,大人受苦,蜀中的百姓也同样受苦,老主和大人多年的仁爱之名,也就毁于一旦了。而就算是没有刀兵战乱,待承平之时,大人还是要归政于朝廷,而今大人不过是先走一步,为天下人做表率尔,大人又有何可犹豫的?”

    刘璋听后也不再犹豫,当下命人把多嘴的黄权叉了出去。

    不过,刘璋他老爹在世的时候,也不是全都留下了一帮白眼狼。黄权被叉了出去之后,立马又有一人站了出来说道:“主上,即使圣命不可违,也是可以遣人陈辩得。那朝廷责怪于刘表,太尉大人不是还传檄天下,边请刘氏宗亲为其请命的吗?刘太尉与大人世交,早年更多乘大人,以及老主恩惠,那刘表有事,刘太尉都为其奔波,大人有事,那刘太尉更不可能袖手旁观。而至于那孙权,张鲁等人兵乱。更是小事尔,以土石塞其道路,他们就急不可至。尔后咱们求兵于幽州。大人与刘太尉世交,那刘太尉必然发兵救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