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一回 攻(第2/3页)  无奈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时,不至于上命罢了。

    然而,颜良虽然被己军兵丁剥离出来。可幽州军兵的向前推进,还是十分缓慢的。虽然幽州兵丁的素质要远远强于诸葛亮的这些三地联军。可狭长谷道这么一个特殊环境,让幽州兵丁也无法完全展开兵力合战。而已经堵成一团的三地联军,也没有转身后退的退路,只能拼死厮杀。排在前排的幽州兵,虽然都能够斩杀一两个敌军,可杀了一两个敌军过去,往往也会来不及防护,倒在第三排的敌军刀下。撤下疗伤,那更是想也别想,根本没有转身的地方,后排的兵丁往往都踩着前排战友的尸体前进。就好像两台徐徐转动的血肉粉碎机,互相咬合着齿轮,互相抵消,互相粉碎。直至一方彻底的消失。

    隆隆的战鼓声,激烈的回荡在山谷之中,荡起了雷鸣般的回音。此时此刻,什么兵法韬略,奇谋妙策,那都不起作用了,只有铁和血的意志较量,呼唤着胜利女神的降临。

    狭路相逢,勇者胜!幽州军兵最不缺少的就是勇气。虽然无法全力发挥兵力数量上的优势,而且敌军在这种退无可退的环境下逼发出了决死的亡命。可胜利的天平还是在向幽州军兵这边倾斜,良好的装备,长久的训练,那可不是这帮在诸葛亮手下整合没有多长时间的乌合之众可以比拟的。虽说这些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可是配上幽州军兵的勇猛,以及为主公刘明而死,为自己的父老乡亲效命的决死之心下。一点一滴的优势,必将汇合成胜利的洪流。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领出来的这些军兵,必将死尽,而那营寨也必将暴露在幽州军兵的攻击下。

    然而,就在两军绞缠在一起,互相消磨的时候,随着颜良突进,隐遁到军阵后方的诸葛亮,也终于回到了营寨以里,登上了寨墙。

    诸葛亮遥看寨墙之外,所剩兵丁已不足五千,被紧紧地压缩在不足五十步的狭小空间内,形成了一道密集厚实的人墙。护住了寨墙。诸葛亮不禁震惊幽州兵的攻击力,如此短的时间内,竟可前进如此距离。

    不过,诸葛亮对如今这种局面还是比较满意的。就自己手下的这些垃圾兵形成的人墙也都厚实的,寨墙至今也没有遭到任何的损伤,防守住幽州的进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面对如今的这种局面,诸葛亮不慌不忙的轻轻挥了一下羽扇。立时间,诸葛亮寨墙之上早就准备好的弓箭手,以及寨墙之后耸立的那些箭楼之上待命的弓弩手,全都得到了号令。无数支的羽箭,越过了寨墙之下苦守的吴军头顶,飞蝗一般的射入了幽州军的人群之中。

    虽然那些飞蝗不认得人,那些比较深入的吴军也难免误伤,丧命,可比起幽州军的损失来,那可完全忽略不计。

    峡谷这块地带,实在是太窄了,军兵拥挤在一起,实在是太利于居高临下而来的密集弓箭发挥了。

    万幸的是。幽州军的常规装备中,都有刘明特意装备的钢盔,这种外表光滑的钢盔,在如今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莫大的功效,极大的减少了人员伤亡。

    但是,在诸葛亮事先埋伏在山谷两侧的军兵开始向下仍石头,滚木的时候,钢盔的功效,也不能发挥特效了。而在这种狭长的战场,幽州军的弓箭方阵,也是无法发挥威力压制、支援。

    那些弓弩手,要想从前排正在搏杀的战友后面进行辅助射击,那只能是抛射。以直线发射为主的弩箭是没有任何的用处了。而可以进行抛射的弓箭手,在这种哪怕只是投入一两万的兵力,都会蜿蜒出几里的特殊环境下,也不可能射得那么远。而且,别说是射了,恐怕就是连看都看不到战场的中央。人上一万,那可是无边无沿。

    可与之相反,已经暴露在诸葛亮弓箭手射程之下的幽州军,面对密集的箭雨,以及两侧不断落下来的落石,滚木,那伤亡可就太大了,战争的伤亡,当时从原先的一比二,或者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