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听琴(第1/3页)  朱雀盟GL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大人回家的时候,正赶上晚饭时间。楚忆安早已等在饭厅,见她回来笑道:“今日有何收获,林先生。”

    林泽秋拿出了银子拿到楚忆安面前笑道:“让你们都瞧不上我。”接着绘声绘色把在陈简府上的事,一五一十细细诉来。

    楚忆安笑道:“嗯,这字测的倒有板有眼。林先生今日辛苦了,赶紧吃饭吧。”

    两人落座后林泽秋道:“如若成事,他便去见秦士龙如何是好。”

    “小小一个千户如何能见得到钦差。何况如今临安城内遍布耳目,他是断断不敢的。我们暂且静待其变。”

    几日后,秦士龙着人递了一封书信到林府别业,林泽秋展信一看却吃了一惊。

    “忆安,你瞧瞧这信。陈简确是动作了,却与我们之前得到的情报不符。”

    楚忆安接过信仔细看了道:“此事倒是复杂了许多。”

    林泽秋道:“原先底下说,陈简干些偷运私盐的勾当。晋王那过来的消息也是如此,只是不知他头上都有哪些人罢了。所以才想从他这里找个突破口。可如今他一封书信自告其罪,绝口不提偷运私盐,说的是什么滥发盐引。如此一来,此事与他干系不大,顶多只是个知情不报的罪罢了。”

    楚忆安道:“这便是复杂之处了。”

    林泽秋皱眉问道:“咱们齐国的盐税是如何收的,你可知道?”复又一笑:“我是一无所知,还请夫人赐教。”

    楚忆安打趣道:“我以为普天下没什么事情可以难到博学多才的林大人呢。你也知,古往今来盐业一直是朝廷垄断经营。”

    “这个我知道,想出这个办法的老祖宗便是春秋时的管仲。在秦汉时期,全国实行盐业官卖制度。便是在产盐的郡县设置盐官,由朝廷提供牢盆,盐民负责生产。及后成品盐便由朝廷定价收购专卖。只是不知现在是如何了?”

    楚忆安颌首到:“确系如此。只是到了本朝□□立国便改了这个成例。用了盐引制。让商人花钱购买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取盐,再运至指定的地区零售。商人若要合法贩盐,必须先向朝廷领取盐引。每引一号,分前后两卷,盖印后从中间分成两份,后卷给盐商,叫做引纸,即是盐引。

    林泽秋道:“这便是问题所在。盐商售卖地区是限制死的,造成全国的不平衡,才有走私盐这档子事。”

    楚忆安扬了扬信纸道:“这信上所写的事更为惊人。”

    诸位看官道此信所写何事?便由俺作者转述了。俗话说,有垄断便有腐败。既然是盐引制,所以每年发放数量有限。如此一来,便又是官老爷们取红包的一个好进项了。盐商希望朝廷增加每年的盐引发放数量,用今天的话说叫做增加配额,请求盐政官代为向皇帝奏请。这对于盐政官来说,是桩顺水推船的买卖,毫不费力。

    有一任盐政官开此先河,皇帝允许不增加盐引的前提下,可以提前使用下一年度配额。但是,盐商必须向朝廷额外支付一笔预提盐引的利息银子。如此这般便松开了口子。盐商缴纳了部分利息银子后,其余的便拖欠不交。拖欠自然要有门道才行,这便少不了行贿了。日积月累这笔银子亏空巨大。又加私盐猖獗,自然收入锐减。更可笑的是,留下的那点税银经过层层盘剥,雁过拔毛,到了京城已是少的可怜。

    说回正题,楚忆安见林泽秋不解便续道:“陈简是一个小小千户,无论是偷运私盐也好,滥发盐引也罢,两头他都不过是个小角色。他为何告发滥发盐引而不提偷运之事?”

    林泽秋抚掌道:“哦哦哦,我懂了。原先他们以为这次查盐税也不过就是如同往常一般走走过场就算了。只消打发点银子便了。直到上一任钦差被砍了头,江南的几个布政使重新换了人,才知道非同小可。这一任钦差无论是谁来做,绝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