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金陵城内,沿秦淮河下游江南贡院以西,下至百米余处,即是声名远扬的夫子庙。在一片文人荟萃的熙攘街面上,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六层古楼。
古楼门坊挂金匾,题名“淮南茶楼”,乃是颇具秦汉时期建筑风格,六边形结构的木质古塔。这样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茶楼,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造访,满壁尽贴过客留下的诗画墨宝。
淮南茶楼是打明清朝代交替那会儿动土建造的,现在的主人姓陆。陆老爷子从祖上继承了这档传统家业,素来以说书闻名,招揽到不少客人登楼拜访,以便售卖些珍茗茶水和各色点心张罗生意。
陆老爷子高寿,已是走过了九十个冬去春来。不过,他如今正是返老还童之年,性格犹如孩童一般,脸上虽然见老,但神采奕奕,精神矍铄。
光顾茶楼的除了附庸风雅的回头客之外,基本都是慕名而来听书的。陆老爷子有一门绝活儿,那便是凭一张口若悬河的利嘴,道尽世间各种离奇,故而得名“鬼书先生”。
陆老爷子登茶楼宝顶厅堂,主要是讲些奇闻轶事供吃茶的客人打发时间。他所讲的故事引人入胜且每周一奉送,绝不重复,冥冥之中赋予故事不可抗拒的魔力。
但凡说书先生,都有一个行里心照不宣的特点,陆老爷子也不例外,每讲到精彩绝妙之处,必是留下后话:“且听下回分解。”
就这样,许多客人为他的故事魂牵梦绕,以为如若同故事的结局失之交臂,必将引为一生憾事,于是百感交集的盼著听下回分晓。
以至于后来吃茶的街坊邻居养成了习惯,把听他说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说书能说到让人上瘾这份儿上,古今也算是奇闻一件了。
这年头,过惯了平淡日子的人比比皆是,业余总得寻些足够刺激脑部神经的活动消遣时间。陆老爷子因势利导,便是以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杂谈为主题,惹得许多客人趋之若鹜。
但陆老爷子的故事绵远流长,始终没个结局。据说自打他十八岁起便以说书为生,这段旷古奇闻环环相扣,讲到了今时今日,有的客人都从孙子辈升迁为爷爷辈,甚者魂归故里的也不在少数,可谁都没听过这个故事的终局究竟是何神妙。
陆老爷子九十大寿之期,正好是这个星期周末,他放出话来,故事的结尾即将在他大寿之期揭晓,还煞有介事的命人在茶楼金匾上边,隆重地挂起一面古意盎然的广告旗,劝客人切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此这日金乌西坠,夜色遍野之后,淮南茶楼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随著观众客套的贺寿台词大肆喧嚷了一遍,陆老爷子终于从一帘山水屏风后面粉墨登场,喜形于色拱手与人招呼,却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让诸位久等,后会有期了”
厅堂内立时便鸦雀无声,熟不熟的都面面相觑起来,谁知道这小老头今日哪根神经不对劲,唱的又是哪出戏,如何就提前说上了道别离的台词。
陆老爷子说是说“后会有期”,却不像电影电视里面的桥段那般,头也不回地立即拂袖走人,反倒不紧不慢地攀上了说书台的九级梯子。
这说书台架在高处,仅是案座一体的太师椅。但凡说书的,都有登高论古今,高谈阔论评天下的讲究,坐的位置越高,彰显说书造诣已登峰造极。
登九级高台的说书先生寥寥无几,陆老爷子无以是其中翘楚。术业有专攻,他深谙此道,而且精于察言观色,恰如其分的揪住听客的心理,只要妙口一开,金章便是不绝,听客无不沉醉痴迷。
正因如此,陆老爷子讲的故事若是换做他人传述,精彩程度便逊色不少,情节始终不能让人刻骨铭心。再精彩的故事也要火候精熟的人才能讲出味道。
按照惯例,说书即将拉开序幕之际,一个伙计拎著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