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红衣男孩(第1/2页)  大医张叔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下午,周末,晴。

    张叔景坐上了去下塘村的公交车,随身携带了早上熬制好的乌头蜜。

    老妇人见到了女儿,听到了女儿的心声,遗愿已了,应该已经去了她该去的地方。

    那个女人哭的撕心裂肺,母亲再不好,也是母亲,是血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这部分已离她而去,但是她却固执的没有见母亲最后一面,也许悔恨会是之后生活的一部分,但目前摆在这个女人面子更残酷的事实是丈夫瘫痪,子女尚幼,还欠了很多外债,无论如何,她瘦弱的肩膀承担起了整个家庭,而没有选择放弃家庭,这就值得让人敬佩。

    当然这一切,相似的故事,其实在世界的很多角落都在发生。

    但张叔景既然看到了,并且帮了老妇人,就打算帮人帮到底。

    他昨晚查看了女人的丈夫的病情,发现还有挽救的机会,并不是如西医所说的那样只能终身瘫痪了。

    这瓶乌头蜜就是张叔景为了女人的丈夫特意准备的秘密武器。

    本草经里有云,乌头,大毒。

    现代科学从乌头里分析出含有乌头碱,剧毒,人误食之有丧命的危险。

    所以现代的中医是不敢用乌头这枚中药的,因稍一不慎,就会吃上官司,轻则赔钱,重则坐牢。

    故久而久之,乌头的神奇作用就被荒废掉了,而有些本来有机会用乌头治愈的疾病就变成了顽症。

    但张叔景这次决定用乌头,心里是非常笃定的。

    因为他知晓乌头的药性、药理、煎制方法,更是由于他自己已经品尝过多次乌头,可以说对乌头知根知底,绝不会让乌头的毒性跑出他的掌控范围。

    乌头虽然有大毒,但只要煎制得法,对症的人吃下去不但无毒,而且非常有效。

    那女人的丈夫摔断脊椎骨导致骨髓受伤,又经西医各种药水治疗,已经寒入骨髓。

    西医几乎大部分都是寒性的药,消炎是不错,但对于本身是寒症的病效果就不大,反而会加重病情。

    女人丈夫出院后又没有收到好的保养,日积月累,骨髓已经寒如冰窟,暖则张,寒则缩,所以他的瘫痪就是因为骨髓的寒冰所致。

    想要祛除骨髓的寒冰,一般热药起不了作用,非乌头不可。

    乌头大热,它的毒其实也就是热度,只有它的热才能透至骨髓,融化骨髓的寒冰。

    乌头分为川乌头和草乌头,草乌头剧毒,一般不用,传统中医用的都是川乌头。

    张叔景一早起来,先用1两的乌头,3碗水煮成1碗水,去渣;再用2碗的蜂蜜混合1碗的乌头汤,煮成2碗,这样乌头蜜就熬制成了。

    但给患者使用的时候,每次也只敢用一汤匙或者半汤匙的量,过量就有中毒的危险。

    然后再辅以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和大枣,合成乌头桂枝汤,才能解骨髓的深寒。

    所以,张叔景要亲自送过去,并且亲自叮嘱药量,他才放心。

    根据他的估计,女人的丈夫应该半个月后,就能站起来。

    希望能给女人一点生活的希望吧。

    公交车摇摇晃晃的开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下塘村。

    那排平房的其他租客看到张叔景走进院子,有的赶紧回到屋子把门关上,有的沿着边边躲到外面去了,看向张叔景的眼神都充满了敬畏。

    张叔景不以为意,给女人的丈夫配药后,指导女人煮药用药的方法。

    一切安排妥当后,张叔景就准备离开了。

    刚要走出院子,一个看上去五十岁左右的干瘦男子冲了进来,面色晦暗,脸带愁容,拦住了张叔景。

    张叔景虽然不懂面相之学,但从中医的望诊来看,这个男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