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章命运中的真假(第1/2页)  元阵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生而为人,生活无比的艰辛,万万不要站在道德的立场去抨击别人。这是赵缺日近来的理解,社会原本就是人性的大炼狱。

    幸得一子之后,赵缺日宽容多了。虽然大宋王朝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都应该算是阶段性的失败了,所有表现出逆反的民众,未必就是真的不爱国或是不认同自己的民族。

    这里面有多少人是迫于生计而表现出来与政权价值倡导的不一致?在这个问题上,赵缺日不敢认真,因为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大部分属于自己的责任。因为自己,所以社会的价值逆反群体才那么多。

    而且话又说回来,就算是保持和王朝倡导的价值一致的人群,真就那么值得肯定?这些群体赵缺日敢断言,无非是既得利益者的自觉化表现,真要从人的原本来论,这里面的假面者肯定居多,没什么值得庆幸和骄傲的,因为经不起穷究。

    为什么经不起穷究?是因为在这一部分,现代文明和科技还有大有作为和提高的空间,判定一个人命运的必然性,就目前的人类具备的智慧是不足以完成的。

    个人的真与假,个人与之国家的忠与奸,除了自身家庭的教养和教育形成的性格之外,还有不可控的社会影响因素,还有时代因素,还有偶然性因素。

    可以这么认定,个人成分在这么多外界条件的干扰下,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就是一贯以来表现出的那种人?

    大宋王朝的改革,这么多年以来在赵缺日的超前见识之下,一直都没有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时间累积起来的成就,在社会生存压力面前,与政权倡导的价值进而衍生出来的群体,两极分化了,这是政治上的一种失败。对于民众,赵缺日实在没必要苛求。

    既然民众之中出现了大量的与政权倡导的价值不一致,那就说明这个价值是有根本性问题的。俗语不也有过这样的预言么?

    这句话叫做:“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不到关键的时刻,谁知道谁假面之下的真实?

    可往往人性不能去考验,人性也经不住考验。很多时候英雄也不是自始至终想做这样的人才能成为英雄的,汉奸和卖国贼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变成这样的。

    不能排除自小受到的教育和人生形成的三观的模式性,会对个人在大的命运抉择面前产生必然化选择。但是我们既然能认识到这一点,又怎么能排除因为命运的偶然性,时间的一元性,造就和选择了命运的人是无意识或逆性格的案例么?

    时势造英雄难道仅仅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形容?

    这里牵涉到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特殊性,作为一个高阶修士,赵缺日完全理解人在命运之下的下意识选择,那样的偶然性是多么的不可预见。

    这和量子力学里的离散化原理特别相似,这都是无法用来挑剔的部分,因为这才是本真。既是客观上的本真,也是人性的本真。

    作为既得利益者,维护和跟着国家政权倡导的价值走,高度保持一致,这是最最基本的一个心智健全的人的必然性,不值得赞赏,也不是典型。

    作为被社会忽略了的,政权角落里面的群体,也不必反对,更无须抱怨。因为在政权越来越富强和进步之后,但凡执政者首脑只要不是疯子,都不会任这样的现象持续下去。积极应对和改进也是必然的,只不过有些人终生未能等到那样结局。这样的遗憾往往也是人生常态,人类历史明明白白的佐证了这一点。

    有什么办法呢?人生无常,命运奇幻说的就是这个。

    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不仅仅是人生的永恒性特征,也是原动力特征。在阶段性成果面前,只要还没摸到超脱的境界,所有人大可不必自傲和自卑。也大可不必用这个分出所谓的高下和阶级,因为修持现在,本质上是没有高低之分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