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孔明归心(第1/2页)  乱世人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到这里诸葛亮的面色终于有了些许变化。

    他带着询问的语气问道:“敢问公子对当今天下形势可有看法?”

    凌挽歌沉吟了一下,说道:“今为乱世,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矣,凌某虽不敢保证为圣人,但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天下苍生,谋一生存之道。”

    诸葛亮听到凌挽歌如此深明大义心想:不枉我苦寻十余载,今有明主,还望老天保佑。

    随即诸葛亮又问道:“敢问主公可有安天下之计”就连诸葛亮自己都没注意到,他对凌挽歌的称呼由公子变成了主公。

    虽说诸葛亮没注意到,但凌挽歌听到了诸葛亮的这一声主公心想:有戏。

    凌挽歌随即搬出一副豪迈的姿态,对着诸葛亮大夸海口道:“不瞒先生,我打算先去东安谋个一官半职,而后囤积粮,草收纳流民,开垦荒野,以求争霸天下,最后完善法度。”

    诸葛亮也不愧称之为三国第一谋臣,只听他对凌挽歌说道:“公子,此举有不妥之处。”

    凌挽歌也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人,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向诸葛亮说道:“请先生赐教。”

    诸葛亮回答道。:“当今天下,群雄并起,益州有主,公子势单力薄,若明面如此,当遭遇灭顶之灾,且公子是否想过,如果前期只是单纯的招收流民,而不选贤举能能,我们在后续的争霸中将领一事该如何应对?且如果人人平等这件事被那些所谓的正道人士知道,定会遭到他们口诛笔伐,这对我们前期的发展十分不利。

    凌挽歌听到此番言语变了脸色心想不愧是诸葛亮,也只有他能够做到将天下作为棋盘,群雄为子,一步三算,还好自己提前遇到了他,如果做事不计后果,真的如诸葛亮所说,自己一定会遭到灭顶之灾。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随即,凌挽歌轻吟起了刘邦的所作的著名的大风歌。

    吟完后,凌挽歌对着诸葛亮诚恳的说道:“先生真乃神人,凌某自愧不如,此番大事,真的是凌某稍欠考虑,感谢先生指点对天下之事,刘某,自问不如先生,还望先生对安天下之策,为凌某指点一二。”

    凌挽歌这样说是有私心的,如果诸葛亮不帮他,他得到诸葛亮的安天下之策,照样可以借鉴,但如果诸葛亮帮他那就更好了但凌挽歌这番话说的很诚恳,因为凌挽歌知道,诸葛亮这样的忠勇之士,会报一饭之恩。但绝对不会为五斗米而折腰。

    富贵于他如浮云。

    但诸葛亮是何人?他看破不说破的婉婉道来:“主公前面考虑的并没有错,但眼界小了一些,我们可以先谋取个一官半职获得一定的势力,而后主公便可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建立一个暗势,力这个暗势力里明面上不属于主公而主公要在暗地里操作它的发展,并且对他的做大事而不见,以此来做到,建立军队的目的写争霸天下,对于资金消耗巨大,我们可以根据主公的领地位置和自然环境来考虑如何发展经济,而后在经济军力,粮草,将领,民心,都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便可起兵益州,把益州作为我们的根据地,最后剑指天下”

    现在凌挽歌唯一占优势的就是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以及对古代史的认知,但也不一定能够让孔明心服,只有坦诚相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凌挽歌动之以情,但是他不知道,其实他本身对于诸葛亮的震撼力,更大一些。

    诸葛亮在旁边深思片刻后,向凌挽歌说道:“主公如果不嫌弃孔明愚钝孔明愿竭尽全力辅佐主公,还望主公,怜惜天下苍生黎民。”

    凌挽歌听到诸葛亮的这一番誓言,久久不能回过神来,他凌挽歌何德何能,居然得到诸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