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洗钱(第2/3页)  烈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便引来杀身之祸。念及于此,朱平安更是不能不斩草除根。

    因此,只要知道了该知道的,宁通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留什么后患。

    朝中的内线,朱平安已经知道了一个名字。贺有龄。而且,他还是个宦官。大明内宫,宦官人数多达数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普通的宦官,不会被范氏看中,引为朝中的奥援。

    但在朱平安的记忆中,也实在想不起这个贺有龄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背景、甚至于他的年龄、职司都不得而知。看来,过段时间,阴世纲的京城之行,还是很有必要的。

    再一个,便是在密室中找到的纸片中的蛛丝马迹,其中有一个名字,也许称作官位更加合适。“茂阳伯”。

    朱平安从周勉那里侧面了解过。朝中确实有“茂阳伯”这个人。

    茂阳伯柳忠恕,祖上是靖难功臣,战死于南兵围攻北平城之役,因此得了一个世袭的伯爵。

    历经数代,到得万历年间,柳家便已败落,柳忠恕的祖父当时仅仅是一个五军都督府的指挥同知。万历二十八年,播州杨应龙起兵作乱,朝廷任命李化龙为川、湖、贵三省总督,统二十万大军进剿。柳忠恕的祖父便在此时进入平叛大军,屡立战功,最后战死于娄山关。

    朝廷抚恤柳家,赐予茂阳伯爵位,柳氏一门终于恢复祖上荣光。

    但天启年间,柳忠恕的父亲依附于魏忠贤,虽未为非作歹,但却为崇祯不喜,忧惧交加,卒于崇祯三年。

    柳忠恕继承爵位,平素谨xiǎo慎微,并不与朝中权贵结交,为人低调异常,是以就连京城中人,都未必知道他的存在。

    即使这样一个人,竟然也与范家过往甚密,看来也是其中一颗必不可少的棋子。

    可惜宁通接受这方面差使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对于宁完我掌握的机密了解不多,而宁完我此人又谨慎异常,对于自己的侄儿也没有透露过多,到目前,朱平安掌握的东西也只有这么多。

    要想一举铲除这些个依附在大明躯体上的毒瘤,任重而道远啊

    可出了这么的的事情,凤阳可就消停不下来了。

    锦衣卫千户所被冲击,抓获的犯人民众所杀,连个囫囵尸身都没留下,锦衣卫千户廖永堂被百姓和士子生擒,锦衣卫诸多校尉都被录了口供,签字画押,证明廖永堂与鞑子有染。

    凤阳文武官员正在震惊之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士子们率领百姓又洗劫了廖永堂的私宅,擒获两名鞑子细作和多名廖永堂的家仆。口供矛头直指廖永堂叛国投敌。

    虽然没有找到什么实际的证物,可仅仅是这么多人的口供,便足以定下廖永堂的罪行,更何况,在他的私宅中还找到了两名货真价实的鞑子奸细。

    凤阳知府、布政使、按察使一股脑的涌到卢九德和路振飞的府上,请他们两人给拿个主意。

    卢九德顿时没了主见,一个劲的求助于路振飞。

    路振飞也有迷糊。前日里,朱平安刚刚拿了一个鞑子细作,当着自己的面交给了廖永堂,怎么不到两天的功夫,便成了廖永堂私通关外,豢养鞑子了。

    可铁证如山,廖永堂虽没有招供,但已然是沉默不语,似乎对这一变故并无异议。这一下,就连路振飞也没了主意。

    集思广益之下,路便由路振飞这个巡抚、卢九德这个镇守中官牵头,大xiǎo官员署名,向朝廷上疏禀明事情经过,等候内阁和皇帝的裁决了。

    傍晚时分,几骑快马手持令牌,一路风驰电掣,奔向京城而去,凤阳的局势才算稳定下来。

    原本被兵马司抓捕的士子和百姓也在路振飞的干涉下被释放出来,只是被告知,在未得到官府的许可之前,任何人不得离开凤阳外出。因为,一旦朝廷的钦使到来,必然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