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文武初见(第2/3页)  烈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种植这东西的时候,咱们还不敢轻易去种,生怕颗粒无收。哪里想到,半年之后,都司衙门的官田中,这东西的亩产竟然有千斤之多,就算是些薄田,每亩的产出也在八百斤以上。”

    闻听此言,方岳贡的手一哆嗦,接着便是牢牢的抱住了手中的土豆,脸上却是显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来。“老丈説的可是实言”

    老农微微一笑,伸手指指远处的另外一处田地,“那边种的叫做番薯,也是总兵大人从海外弄来的种子。亩产轻松便可以超过千斤,有了这两样耐寒耐旱的东西,我登州的百姓何惧这大旱荒年啊”

    方岳贡的双手剧烈的颤抖起来,亩产过千斤,这对于大明百姓来説究竟是着怎样的一种意义。也就是説,一旦大明境内广发种植这些东西,至少大明的百姓便可以平安的度过荒年,又有多少纷乱会因为这两样东西而迎刃而解呢

    “登州境内无流贼”,这句流传在山东境内的谚语之前方岳贡还以为是以讹传讹,现在看来,却有什么稀奇粮食足够百姓食用,人心安定,又哪里来的流民呢

    “这都是宝贝啊”良久,方岳贡才从震惊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不由得赞叹道,他忽然间感觉到此次登州之行,确是不虚此行。一时间方岳贡不由得有些后悔,在山东任职也有三年的时间,以往听闻登州如何兴盛,总觉得言过其实,朱平安不过一介武夫,哪里会治理民政呢但今天这老农,确是满口的“总兵大人”,看来这朱平安的确是深得民望啊

    “这土豆和番薯要是能在整个山东推行开来,那真的是造福万民啊”方岳贡情不自禁的説道。

    老农却忽然笑了起来,“先生这话却是説错了。咱们登州的百姓是有福之人,遇到了朱总兵这样的好官。但想要将这两种作物推广开来,却是千难万难。”

    方岳贡一愣,“此话怎讲”

    “这田地原本都是官府、豪族和商贾的,咱们升斗xiǎo民如今哪有自家的田地,要种什么,咱们哪里説了算。再者説,这两样东西产量如此惊人,据总兵大人説,只要种植得当,亩产还会提升。先生请想一想,如果这两样东西遍布天下,那些官府、商贾开的粮铺还如何过活”

    老农的话虽然粗糙,方岳贡却是听了个明明白白。粮食产量大增,便意味着粮价暴跌,粮铺背后的官员、商贾和权贵如何能够接受。更何况,如今大明北方还有几处地域是能够安心耕种的,便是有了这能拯救万民于水火的粮食又能如何呢

    想通了这个道理,方岳贡不有怅然若失。

    将土豆还给老农,方岳贡又指指远处的一排排的低矮的看似好像帐篷一般的东西问道:“借问老丈,哪些是何物”

    老农爽朗的大笑起来,“那些可是总兵大人的宝贝,先生感兴趣,不妨前去看看,那帐篷外虽然有守卫的兵卒,不过并不阻拦旁人观看参观”

    辞别了老农,方岳贡带着从人信马向那一处地方走来,走到近前,这才看清楚这帐篷的独特之处,帐篷分为数列,每列长约五丈,竟是用浅色的油布搭建而成。如今已是初秋,却看到偶有从里面进出的人等去都是一副夏天的短打扮。手中捧着的东西确实千奇百怪,却大都是些红红绿绿、颜色鲜艳的果实。

    凑到帐篷的门口,门前确实站着几名兵卒,看到众人当即便上前拦住。方岳贡却是有些奇怪,刚刚才听老农説,此处兵部限制外人访察,怎么现在却有人阻拦呢

    透过门口乡里看,里面却是种植的整整齐齐的一畦畦的瓜果蔬菜,除了大明常见的扁豆、菱白等物之外,其余的却是一样也没有见过。

    稍稍凑近了一些,便感觉到一股热风扑面。

    此时,帐篷其中却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可是巡抚方大人大驾光临,快请进来吧”

    方岳贡闻言当即一愣,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