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一章 贺寿(第2/3页)  烈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从范家成为山右八家的首领之后,颇得关外满清信重,私下里已经封官许爵。也因此,范家开始刻意经营介休县城,出资巩固城防,城中的大xiǎo官吏的任命更是一言以决之,换而言之,这介休城便是范家的天下,其中更有范家一手打造的千余人的民团。

    八月十五,既是中秋佳节,亦是范永斗族叔的生辰。説起来,范永斗当年能荣登范氏家主的宝座,这位族叔出力良多,因此,范永斗也特意率领子侄从张家口风尘仆仆的赶回来祝寿。其余各家的家主也都一并前来。这几日里,介休城中宾客盈门,按照往年的惯例,即便是山西府城衙门的大员也都会赶来拜会。

    “常家到时候也要去拜寿,是吗”朱平安听着常欢的介绍,却忽然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

    常欢一愣,随即diǎndiǎn头,“大帅所言极是,如今范家在介休城中一手遮天,范永斗回来,我榆次常氏自然要来拜望。”

    朱平安diǎndiǎn头,“常家久居山西,亦属晋商一系,晋商遍布天下,以后本官还要仰仗贵号处理有关事务,十五这一天难免会有纷乱,你们便不要去了,兵荒马乱,难免会有误伤。本官便亲自入城,拜会一下这山右八家的家主”

    常欢一惊,“大帅万金之体,如何能轻身涉险”

    朱平安不以为意的摆摆手,“介休虽是范氏老巢,但如今大局已定,本官麾下的三千精兵已经有部分已经混入城中,到时候,朝廷特使还会差遣汾州锦衣卫所同时入城行动。能有什么危险。不让你们厂家参与,也是为了日后着想,便按照本官的吩咐去做便是”

    朱平安虽然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但为官日久,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形成了一种杀伐之气,让常欢也噤若寒蝉,连忙答应下来。

    正题谈完,常欢忙命从人去将隐藏在山林中的车马赶来,到了营地,朱平安仔细一看却是慢慢十余车的粮食、肉禽等物。朱平安告诫常欢。此次行动一定要严守机密,像是这种大批运送物资的事情不可再有。

    但常欢却解释道:“我常家数十年前。便是在这绵山中耕种为生。转农为商之后,却是不敢忘本,便在在绵山中开垦了数千亩的荒田,建成数处田庄。因此不出绵山便可自给自足。前些年,流寇泛滥,我常家便是躲进了这绵山之中,结庄自保,因此这些个吃食根本不需经由外边购入。”

    介休位于汾河中游,三面环山,西南面便是控制南北交通要道的雀鼠谷。整个城池规模不大,东西南北纵横不过两里的距离,嘉靖朝时。介休修筑了外城,还增设了一扇铁栅门,不过年代久远。如今已经残破不堪,因此早些年便由范家出资换成了石门。

    朱平安率领沈恪等亲随从北面的外城石门而入,外城的规模不大,也甚为荒凉,大多是贫穷百姓和驻防兵卒再次居住,但一进入到内城之中。便明显感受到这里的繁华。

    街道虽然不多,但横平竖直。路面平坦,内城不大的面积到仅是些高墙大院,竟是很少见到商户。听常氏子弟説起,这些便都是山右八家的产业,范家如日中天,其余七家也都在此修建了院落和产业。介休城中的商户不多,则是因为内城基本上便是各家以及亲眷居住,其余的便都是府衙之类的建筑,百姓却是少之又少,因此商户也就稀少。

    一直走到最北边的润济门,这便是范氏祖宅所在,如今已是一片连成片的宏大建筑,倒是颇有些江南豪族门庭的风格,白墙黑瓦,显得格外的雅致。

    整个介休内城热闹无比,因为范家的贺寿喜宴,各地来宾络绎不绝,其中巨大部分都是商贾一类的人物,山西各地的官员则都被安排进了范家的别院暂住。范家大院宽阔的门前车水马龙,等候送礼进府的贺客竟然排起了长龙。

    朱平安看着这副情景不禁一笑,扭头对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