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曹无伤的道别(第2/3页)  烈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朕实是不忍心看其远距京师”为由,竟然将朱聿键的封地改在了浙江杭州府的孝丰,与南直隶近在咫尺,并且大加封赏。还特意挽留唐王一家在京师南京xiǎo住一段时间,也好共叙天伦之乐。

    与朱聿键、孙传庭、左良玉等人的花团锦簇相比,朱平安便渐渐退出了南京朝野的视线。

    来到南京之后,朱平安的大军屯住在大胜关,而他和一众部下则住进了奉贤堂在太平里的一处产业中。从参加完登基大典之后,朱平安便一直躲在宅子里,所有宴请、拜访,一律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这些天以来,朱平安都躲在书房中,仔细的研读王承恩留下的一些书稿、信件和奉贤堂在各地的产业清册。

    不得不説,沈逍、沈青荷当年留下的是很大一份家业,王承恩接手之后,为了隐瞒实力,这才将产业收缩起来,但放在如今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现在,北直隶、河北、山陕、河南已经是满目疮痍,奉贤堂的产业也早已经在王承恩的刻意经营之下转移到了江南和山东等地。现如今,这一切已经由朱平安通过军情处逐步接手过来。

    阴世纲也已经赶到南京。鼓动卢九德拥立福王只是朱平安庞大计划中的第一步棋。在这步棋中,已经清除了未来可能产生威胁的潞王朱常淓。但福王朱由崧,他的戏份还远没有到结束的地步。

    “卢九德已经接任司礼监秉笔一职,原本,皇帝是要将其贬谪的。不过,卢九德的手中还掌握着南京的数千京营,再加上咱们的运作,所以,得以留在宫中。韩赞周接任掌印一职,王品成为首席秉笔。”

    阴世纲一边品茶,一边向朱平安解释道。“按照大帅的意思,南京日后还有大乱,咱们没必要在各个衙门的位置上安插人手,只要保持消息的畅通便可。”

    朱平安diǎndiǎn头,将一份看完的卷册丢到桌子上,舒舒服服的伸了一个懒腰,“南京,我不打算逗留多长时间,皇帝看我也不顺眼,我还是回到山东去安稳些。天气就要转凉了,满清那边估计就要完成势力的重组了,咱们也要尽快返回山东,确定一下朝鲜那边的行动。”

    对此,阴世纲也很是赞同,身为朱平安身边的第一谋臣,他深知自己的才智不过是中人之资,与身边的这位大帅相比天差地别,自己是胜在办事细致谨慎、兢兢业业、忠诚勤勉,这才深得朱平安信任,所以,对于朱平安制定好的战略和决策,阴世纲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只要将所有事情贯彻实施到位,自己便是功莫大焉。

    “八月二十二,皇帝将迎娶孙若瑄入宫,到时候大帅免不得要入宫庆贺,还是等皇帝大婚之后再走吧”

    阴世纲忽然笑了起来,“李士淳倒是给皇帝出了一个不错的主意,可却是被士林和朝臣骂了个狗血喷头,説他这是违逆祖制,埋下了外戚干政的祸根,连带着孙传庭也挨了不少骂。不过却是奇怪,这位定北伯却是一改往日的火爆脾气,竟是不声不响”

    朱平安幽幽的説道:“孙传庭数次沉浮,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为官、统军二十载,他也只有眼前这一次机会来证明自己了,所以,这个时候,他忍气吞声也是情理之中。”

    阴世纲还有一些担忧。孙若瑄在蓬莱闹出来的那些事情他也一清二楚,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女人到了和朱平安并不对付的皇帝身边,还不知要闹出多大的麻烦。

    朱平安轻轻一笑,“跳梁xiǎo丑而已,理她作甚”

    阴世纲呵呵一笑,自家的大帅女人缘不错,孙若瑄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源自于她对朱平安的一份感情。但眼前,却还有另一个女人的事情需要朱平安来定夺。

    “大帅,瞎子的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前几日和我説起,邢沅姑娘对大帅的确是一片痴心。当日里,瞎子和她并不知道大帅在久山镇是早有安排,邢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