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触手可及的“天堂”(第2/3页)  烈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营像是开了闸的大坝,骑兵的洪流营寨的各个开口处不断的汹涌奔腾而出。

    残存的几个人似乎是长出了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兵器艰难的挪动着脚步,甚至于连提起兵刃的力气都不复存在,但却依然向着城门洞另一侧的明军走来。

    等待他们的是新一轮的火铳轰击。如此近的距离,弹丸很轻易的便穿透了他们身上的重甲,带起一蓬蓬的鲜血和隐约可见的碎肉,几个人的身躯在弹雨中不停的抽搐、颤抖,直至最后不甘的倒向脚下的土地。

    屯齐手执千里镜,一眼便捕捉到了人群中白甲兵鲜红的羽翎摇摆,看着他们矫健的身姿势不可挡的冲向城门处,不由得兴奋的险些跳将起来。

    “骑军,快上、快上“在博洛和屯齐一连串的催促声中,清军大营中的步卒手忙脚乱的扒开了早已打开的营寨边墙,早已等的焦躁不安的战马挺起脖子,不断的长嘶,马蹄拼尽全力的蹬踏这地面,像是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营寨的束缚。

    明军的炮火似乎对于这种变化有些措手不及,城头上的火炮零星的响起,但这种反击对于铺天盖地一般席卷向聚宝门的清军骑兵来说简直是微乎其微。

    骑兵散开了阵型,任由座下的战马撒开四蹄,欢快的跑向肉眼可及的金陵城。那里有数之不尽的金银财货、汉人美女和富庶的坊市,对于清军来说,那里就是触手可及的天堂。

    骑兵甚至可以看到,原先趴在吊桥处的汉人百姓开始惊惶的跳起来,不顾一切的向着城门的方向跑去,但慌乱的明军士卒竟然忘记了扯起最紧要的护城河上的吊桥。

    马蹄声越来越急促,热血渐渐涌上头部,视线中只剩下那巍峨的城关。

    陈瑞之父子打马扬鞭奔回到清军大营,刚回到大营不久。清军的骑兵便倾巢而出。陈瑞之拍着胸口直呼侥幸,要是正赶上清军骑兵出营,那父子两个恐怕便要被这滚滚洪流践踏成肉泥了。

    降清的江阴知县林之骥早就等的火烧火燎,头上的扣着的皮帽早就成了手中的扇子,不停的呼扇着,刚刚剃发的额头一片青白色。泛着油光,直到看到陈瑞之父子回转,这才长舒一口浊气。

    林之骥也没想到,陈瑞之居然能将陈挺也带了回来,顿时有些喜形于色。陈挺的“不务正业”在江阴是出了名的,就连曾经的常州知府都知道江阴有个着魔于火器制造的士子。如今,清军八旗看中的便是明人的火器,这要是能将陈挺给推荐上去,那岂不又是大功一件。因此。林之骥早早的便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屯齐和恭顺王孔有德,这两人自然是大喜过望,要不然也不会将陈挺也加到谈判的条件中。

    “陈兄,你可算回来了,恭顺王那里都催了好几次,说是无论如何要将令郎给接回来,他要亲自见一见”

    “当真”陈瑞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孔有德,那可是大清御封的汉军旗藩王。就连摄政王多尔衮对其都是尊崇有加,要是自己父子能够得到他的青睐。那今后可不是要一步登天了吗

    但心里却还是有些担心,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陈挺可是从小便不让人放心的孩子,对于陈瑞之投清,更是坚决反对。

    不过,试探着问了问陈挺。却让陈瑞之大为意外,陈挺居然神色恭谨的一口答应下来。陈瑞之心里不免有些奇怪,不过转念一想,这孩子因为自己的缘故在大牢中吃了不少的苦头,这世间。唯有尝过苦楚方知富贵来之不易,想来是已经想通了。当即,陈瑞之便带着陈挺,喜冲冲的和林之骥一起来到大营拜见孔有德。

    到了大帐门前,亲卫将三人拦下,眼神百年注意到陈挺手中那个牢牢抱着的木箱,“这是什么打开检查”。

    陈挺却是紧紧的抱着木箱,说什么也不肯松开,陈瑞之连忙笑着说道:“这位大人请不要介意,这是犬子研制火器的器具和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