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处理意见(第2/3页)  烈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表示归顺朝廷。三路兵马围剿洪承畴所部,要不了多少日子,清军最后的残余部队就将灰飞烟灭。对于洪承畴这种曾经丧师辱国、而后又倾尽全力为满清谋划南下的乱臣贼子,自然是要全力剿灭、抄家灭族。

    本来接下来便要轮到盘踞在广西的吴三桂,但这个吴三桂却是抢在前面,先一步剿灭了永历朝廷的叛军,杀了瞿式耘不说,吴三桂却又在庆远府亲手绞杀了永历皇帝朱由榔父子,声称自己将投效隆武朝廷,此举便是为了朝廷诛杀叛国之徒。同时还将自己的儿子吴应熊和其余子侄以及清廷赏赐的王冠、车马、印绶全部送到了张名振的军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悔改、归顺之意。

    那么,朝廷要如何对待这个曾经的叛徒呢如果要一意孤行,将其斩杀,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吴三桂已经以朱由榔父子的性命为进见之礼,献上了自己的诚意,而他又和洪承畴有些区别,毕竟他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公开投靠清廷,一直是以为崇祯皇帝复仇为旗号,不得已才投靠清廷的面目示人的,朝廷中不少人都对其心怀同情。

    这次又以十万大军、广西全境来投,一路上又斩杀了袁继咸这样的割据藩镇和朱由榔这样的叛臣,现在的朝堂之上,除了已经改封为忠孝伯的郑森对其恨之入骨,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将其划进必杀之列。

    一时之间,朱聿键也颇有些踌躇,看着在御阶之下叩首不已,咬牙切齿的要求杀了吴三桂为父报仇的郑森,心里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那,那睿王的意思呢”想了好久,朱聿键还是不愿意做这个恶人,转而问阴世纲。

    “一切听凭陛下吩咐”阴世纲硬邦邦的给顶了回来。

    “这”朱聿键有些傻眼。一旁的黄道周连忙出来和稀泥,“陛下明鉴,杀降不祥,自古便有此论,吴三桂虽然助纣为虐,但如今已经幡然悔悟,情愿率领全军归顺朝廷,并献上质子,已经充分表示了他的诚意。此时如果朝廷不允,那广西之地将再度陷入战火,朝廷停止兵戈之乱又不知要拖延到何时。再者,朝廷如果能接纳吴三桂,对于四川的战事也是大有裨益,清军残部将面临四面围攻,军心不战自乱,剿灭指日可待”

    朱聿键长出一口气,不由得连连点头,转头对郑森说道:“国事家事,孰轻孰重,卿应能分辨清楚,天下大乱久矣,百姓人心思定,家仇与国家安定相比,朕望卿能正确抉择”

    朱聿键如此一说,群臣又纷纷附和,郑森自然无法再坚持下去,只能是恶狠狠的瞪了阴世纲一眼,心不甘情不愿的抹着眼泪退下去。

    很快,朝廷通过决议,吴三桂功过参半,但迷途知返,加之有平叛立功表现,所以不再追究以往只过,着其即刻进京,听候任用。

    圣旨一出,阴世纲等人不禁对视一眼,不远处的王金发冲着众人悄悄一点头,随即轻轻的退出了大殿。

    散朝之后,郑森气鼓鼓的回到自己的忠孝伯府,一气之下将自己书房中的家具、字画、古玩砸了个粉碎,忍不住放声大哭。福建郑氏当日里何等的风光,想不到今日却成了这幅局面。回想起当时父亲的所言所为,郑森才深切的感觉到他当时的无奈。

    心腹陈泽悄悄的走进来,看到郑森的心绪渐渐平息,这才仗着胆子说道:“家主,有件事情属下向您禀报”

    “说”

    “这个,驻扎在城外的兄弟送进来一个人,这个人这些天以来一直在城外的军营附近游荡。咱们的人以为是旁人派来的探子,便设了个圈套将其拿住”

    听到此处,郑森不耐烦的挥挥手,“这算是什么事情你们是不是天天闲的没事可做,如今谁还能对我郑家上心,除了朱平安那厮还有何人,我郑家现在身在矮檐之下,抓了他的探子又能如何,不过是赏一顿好打,事后还要乖乖的把人放回去,你们给我惹这样的麻烦做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